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新实践 | 筑牢司法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2025-07-08 17:10:53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

霍城垦区法院干警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受访单位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房佳伟 通讯员 谢巧 吴潇

  “工作室成立月余,已成功调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5起,实地回访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一名被告人,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司法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沿平台。”7月7日,兵团霍城垦区人民法院法官吴琼告诉记者。

  吴琼口中的“工作室”是指霍城垦区法院于今年6月3日在第四师六十三团挂牌成立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官工作室”。六十三团地处图开沙漠腹地,近年来,随着当地改善生态环境力度的加大,碧水蓝天、鸟鱼欢腾的沙漠水库风光,吸引了八方游客,霍城垦区法院深刻认识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主动“走出去”,寻求治理合力,一方面与六十三团联合召开生态治理联席会议并形成“林长+院长”工作机制,深入交流与探讨如何加强环境治理、构建联动机制;另一方面,即成立集法律咨询、纠纷调处、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官工作室”,让司法服务融进绿水青山、进入职工群众心里。

  在与生态资源丰富的团场形成“林长+院长”工作机制的同时,该院基于丰富的办案经验,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协调联动机制,明确信息共享、联合巡护、联席会议、法治宣传等核心内容,为常态化、制度化协作提供契约保障。同时,对涉林草案件的前端预防、生态修复标准等关键环节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达成共识,为一线人员提供指引。

  为让辖区群众牢记损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霍城垦区法院坚持“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件在群众身边开庭、用群众身边的案件教育身边的群众”工作态度,先后以巡回审判的方式将吴某非法狩猎案、王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开在团场,并邀请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等代表旁听。据统计,近5年来,该院80%以上的涉及保护野生动植物案件在案发地开庭审理,累计组织群众旁听庭审千余人次,辖区环境资源纠纷化解率显著提升。2024年,该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张焕获评“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霍城垦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池文东表示,将持续推进审判队伍专业化建设、生态修复机制多元化发展、司法协作体系立体化推进,不断优化“家门口”司法服务网络,让每一纸判决都化作守护绿水青山的铁律,以最严密的法治屏障,为师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杨瑞]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