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鄯善县司法局常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联合多部门现场调解异地人员劳务纠纷。鄯善县委政法委供图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詹晓明 通讯员 苏晓芳 肖强
“我以为70元太少,你们不会在意,没想到这么上心!”拿到工钱的热某红着眼眶说。6月3日,一位年轻姑娘来到鄯善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求助,她是鄯善县连木沁镇阿斯塔纳村一农家乐服务员,完成一天工作后,因琐事与农家乐业主发生争执,一气之下提出离职,要求结算当天的70元工钱,但对方却拒绝支付。
鄯善县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受理并登记热某的诉求后,启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联动机制,依托“三调对接”,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精准分流至连木沁镇综治中心、阿斯塔纳村综治中心,并指定专人跟踪盯办。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农家乐业主了解事件经过,同时联动连木沁镇派出所和司法所“金牌调解员”苏来曼,通过以案释法方式化解纠纷:向热某讲明其突然离职给农家乐业主经营也会带来损失,积极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对农家乐业主则强调按时足额支付劳务费的法定义务。通过讲法析理,双方互相理解达成和解,热某顺利离职,并拿到70元工钱。
今年以来,鄯善县综治中心重视劳资纠纷专业化处置。面对欠薪问题,不管数额大小,综治中心都会依托“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机制,通过“3337”工作法,联合劳动监察、公检法司、信访等部门合力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矛盾纠纷不分大小,当作“头等大事”办,是鄯善县综治中心专业化处置劳资纠纷的工作理念。今年以来,该县综治中心按照劳资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围绕职能定位,明确三级综治中心责任,案件全程盯办,以绩效考核为保障,成立以劳动监察部门主导,与司法局、法院、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联动的解纷“工作团队”,结合“3337”工作法,实行“一纠纷一方案”,确保每起劳资纠纷都有人办、依法办。
6月4日,鄯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常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调解群众薪资纠纷。鄯善县委政法委供图
“综治中心为我们撑起讨薪保护伞,给工作人员高效务实的作风点赞!”5月16日,确认薪资已足额到账的薛某告诉闭环回访的综治中心工作人员,34名农民工的152万余元欠薪已全部追回。
2024年11月,以薛某为代表的34名农民工联名向劳动监察部门(后案件分流到鄯善县综治中心)反映百万欠薪的诉求,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期间,薛某等人在某公司负责钢管结构制作安装工作,该公司在工程竣工后未支付34名农民工152万余元薪资。接到诉求后,该县综治中心按照“统一受理—信息汇聚—分类流转—执行处置—结果反馈——督办落实”工作闭环机制,第一时间登记受理,安排专人盯办。
该中心采取“三定两单”机制:确定主责单位、确定风险等级、确定办理时限,向主责单位下发工作提示单、向有关部门或属地乡镇下发风险提示单,形成劳动监察主导联动“工作团队”,依法依规与该公司沟通协商、限期支付等方式推进化解,同时开展行政执法监督,统筹金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协助做好34名农民工情绪安抚。
经过6个月立案调查、行政处罚,欠薪公司仍然拒不支付。工作人员没有气馁,充分发挥“工作提示单”“风险提示单”的督导作用,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随后,案件依法移送至该县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局开辟“绿色通道”,对欠薪企业进行强制执行,直至履行义务。
5月12日,鄯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常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联合有关部门调解欠薪纠纷。鄯善县委政法委供图
鄯善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共登记受理矛盾纠纷796件,其中劳资纠纷439件,占纠纷总数的55.15%。“劳资纠纷是基层社会矛盾的重点问题,是化解纠纷的‘牛鼻子’,无论诉求金额大小,都事关群众切身权益。我县综治中心运用‘3337’工作法和‘三定两单’机制,将包括劳资纠纷在内的各种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使劳资关系更和谐稳定、法治化营商环境更优化,助力鄯善县高质量发展。”日前,鄯善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邓文尧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