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兵团司法局与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举行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签订仪式。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房佳伟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房佳伟 通讯员 谢德珂
6月30日,经克拉玛依仲裁委员会石河子分会仲裁庭调解,被申请人新疆伊犁某公司当场向申请人石河子某公司支付拖欠的货款,这起案款拖欠年限较长的购销合同纠纷,在仲裁员刘启秀的主持下达成和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这是兵团司法局全力推进在兵团范围内设立仲裁机构、发挥仲裁职能、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更好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工作缩影。
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高效纠纷解决方式,凭借其专业性、灵活性和终局性优势,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法治支撑。然而,因为体制特殊,在兵团范围内无法单独设立仲裁委,仲裁优势在兵团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创新之路,不破不立。今年年初,兵团司法局组建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协调小组,一方面主动对接司法部获取政策指导,另一方面组织全系统向其他省(区、市)司法厅(局)、仲裁机构学习取经,确立“引入资源、就近便民,设分支机构或联络点”的发展路径,并以“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机制,将任务细化到局有关处室和师市司法行政部门,压实责任,为兵团拓展仲裁事业奠定法治基石。
考虑到分支机构的便捷管理和高效便民,兵团司法局以兵地融合发展为契机,以与自治区各仲裁委合作为主,兼顾各师市自主引进机构,全力推进仲裁机构建设。“这期间确实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通过主动上门、座谈交流、算清矛盾纠纷化解成本账和社会效果账,最终都一一化解。”兵团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刁广超对记者说。
7月1日,兵团司法局与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举行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开创兵地仲裁融合发展新局面。
当下,克拉玛依仲裁委员会石河子分会、南京仲裁委员会十二师联络点等已实质化运作,为经营主体和群众提供便捷仲裁服务。部分师市高效行动,如第六师五家渠市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五家渠分会的设立批复;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法学会、广东省东莞市法学会的支持下,三师快速批复东莞仲裁委员会设立分支机构。第二师铁门关市、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第七师胡杨河市相关工作已进入批复、设立机构等阶段,其他师市也在积极跟进,兵团仲裁机构建设初步形成“南北呼应、全域覆盖”的态势。
据介绍,为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兵团司法局将持续发力,加快仲裁机构落地,加大仲裁制度宣传力度,努力为兵团经营主体和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务,为兵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