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唐堪东
在不久前举行的自治区“和美杯”乡村篮球总决赛(新疆村BA)开幕式上,有一支龙狮队舞动祥龙,时而蜿蜒、时而翻腾,就像两条腾飞的巨龙,蔚为壮观。这支由40名男女青年组成的龙狮队,来自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伊斯勒克墩村。
7月23日晚,拜什托格拉克乡伊斯勒克墩村龙狮队在新疆村BA篮球联赛决赛开幕式上表演舞龙舞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摄
记者驱车途经和若高速、穿过世界上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和若铁路,来到距洛浦县城东北33公里的拜什托格拉克乡伊斯勒克墩村,寻访这支龙狮队。
7月23日晚,拜什托格拉克乡伊斯勒克墩村龙狮队在新疆村BA篮球联赛决赛开幕式上表演舞龙舞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摄
拜什托格拉克,意为“五棵胡杨”,因此地有5棵古老的胡杨树而得名。该乡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腹地,四面被沙漠包围,境内多沙丘。乡里的工作人员张双杰告诉记者,50多年前,千余名支边青年在建设边疆的同时,还将传统舞龙舞狮文化带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如今这个传统依然在民间广为流行,很多当地青年不断加入舞龙舞狮的队伍。
“开幕式上的龙狮队队员,就是由伊斯勒克墩村及周边村子的民间艺人、青年农民组成。”龙狮队的领队阿巴白可日·艾克热木和“龙头”杨英告诉记者,伊斯勒克墩村是当时支边青年们的驻扎营地之一。“伊斯勒克墩”意思是“灼热的沙丘”。当年的沙丘戈壁,如今已成富庶的田地和繁荣的村庄,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2019年还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红枣)。
杨英自幼喜爱舞龙舞狮,1995年从甘肃来到伊斯勒克墩村落户生根,“老一辈支边青年留下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我们要继续保留和传承下去。”杨英承担起了组织龙狮队日常训练和表演的工作。
龙狮队队员阿卜杜如酥里·托合提巴热提说:“龙狮队经常参加新年、节庆社火活动,表演舞龙舞狮、秧歌、腰鼓、高跷、麦西热甫,队员们积极性都很高。”龙狮队女队员布尼萨·艾斯卡尔说:“在家人的支持下,很多妇女能说相声、打快板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