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博物馆遇见《〈共产党人〉发刊词》
2024-07-01 10:45:30 石榴云/新疆日报

  刘俊佑

  年近七旬的李新生同大多数人一样,对革命烈士刘胡兰的认识是从小学课本上开始的。然而不同的是,自幼年记事以来,李新生就对刘胡兰有着格外深厚的情感。因为,他的母亲吕铭正是革命烈士刘胡兰同志的入党介绍人。

  吕铭,曾用名吕雪梅,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人。她12岁参加革命,15岁入党,先后参加过百团大战、大生产运动等。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在新疆工作,为新疆妇女事业、体育事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1月5日,因病在乌鲁木齐逝世。

  睹物思人。看到自治区博物馆精心珍藏的革命文物《〈共产党人〉发刊词》,李新生百感交集。“印象中,父母曾经将视如珍宝的刘胡兰汉白玉雕像无偿捐赠给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这本《〈共产党人〉发刊词》是母亲生前捐赠给自治区博物馆的。”李新生说,“母亲平常爱看书、爱学习,家里的藏书也非常多,这本《〈共产党人〉发刊词》虽然是手写刻印的,但有历史的印记,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这份发刊词十分珍贵,如同一把火种,点燃了无数仁人志士的革命热情,激励着他们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今天来看,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馆藏于自治区博物馆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为油印本,边缘略有磨损,以线绳装订。文物标识牌上写着:吕铭同志阅过。与其一同展陈的还有吕铭同志阅过的太岳新华书店印行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论布尔什维克的原则性》。

  李新生回忆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母亲都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依靠群众,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她一直用“听党的话,忠诚于党”概括自己60多年所走过的革命道路,并始终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印象中,母亲离休以后,经常受邀去一些单位进行党史宣讲,“人可以退休,但共产党员在思想上永远不能退休”是她的座右铭。

  《〈共产党人〉发刊词》虽然只是薄薄的几页纸,但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都凝聚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它不仅仅是一篇发刊词,更是那个时代的宣言,是无数共产党人心中不灭的火焰,是共产党人的前进方向。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壮大的艰难历程,也见证了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的英勇事迹,饱含着无数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幸福的深切期盼。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的时间节点,重温《〈共产党人〉发刊词》,令人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共产党人〉发刊词》所蕴含的革命情怀,所见证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依然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秦金俐]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