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李莉报道)《印象·伊桥》《白杨小栈》《沙枣花之魂》《方寸之境》《伊水之花》《伊水渡》……近日,9组由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空间艺术构造作品,亮相伊宁市滨河大道、伊犁河老街街区,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9组空间艺术构造作品。魏威供图
这些作品源自首届伊犁河空间艺术构造节评选大赛,该活动由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和伊犁河路街道联合举办。
6月21日至25日,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38名大一学生在专任教师魏威指导下,赴伊犁河路街道开展为期5天的乡村艺术实践,经过实地调研走访后,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空间艺术创作。
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空间艺术构造作品《伊河织梦》。魏威供图
师生们围绕伊犁河老街深厚历史文化进行创意设计,共制作完成了9组乡村空间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以“民族团结”“爱党爱国”“伊犁河渡口”等特色文化内容为主题,通过提取相关设计元素,运用概念性的表达手法,将伊犁河老街的古渡口文化,多民族团结文化等融入作品创作之中。
作品《伊河织梦》是一个上小下大的沙漏造型,装饰以彩色镭射纸,有阳光照射时很漂亮。
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大一学生黄志明,是《伊河织梦》创作小组的组长,“大家用了近一周时间进行讨论设计,制作安装花了4天时间。沙漏象征着流淌的时间,彩色镭射纸寓意我们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缤纷多彩的生活。”
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和空间艺术构造作品《五星出天山》。魏威供图
“这些空间艺术构造作品以木材作为主要原材料,经历了草稿、3D电子模型、手工小模型、实地搭建等4个环节。创作搭建过程中,居民们很热情,有主动邀请我们去家里休息的;还有一个会木工的维吾尔族大叔,帮助指导学生怎么切割木材,怎么组装出来更漂亮。”魏威说,伊宁市是一座旅游城市,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形成落地装置艺术景观,为美丽乡村增添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为居民、旅行者提供美好的艺术享受。
伊犁河路社区居民在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空间艺术作品上纳凉游憩。汪梦洁摄
伊犁河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施久琴说,居民们非常喜欢这些空间艺术构造作品。展览作品当天,现场人头攒动,周围群众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杜华表示,学院将不断拓展学生实践平台,鼓励更多学子发挥专业优势,走入乡村,融入乡村,建设乡村,用实际行动为新疆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