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丨托峰湿地入画来
2025-07-03 10:51:22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

  高山巍峨、草甸广袤、白杨挺拔……6月29日,自治区美术书法“石榴籽”文艺小分队走进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提坎库如克村的托峰湿地公园,眼前的美景让大家灵感涌动,沉醉其中。新疆画院院长努尔买买提·俄力玛洪说:“这里的景致格外入画。”

  托峰湿地公园位于天山托木尔景区山脚下,绿色如茵,凉爽宜人。随着景区旅游热度攀升,这片原生态湿地正成为游客向往的打卡地。

IMG_20250629_140513

游客在温宿县博孜墩乡提坎库如克村托峰湿地休憩。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以前这儿就是片荒地,草稀稀拉拉的,村里人常赶着羊群来吃草。”村民凯丽比努尔·艾孜站在家门口的草地上,指着眼前的美景感慨万分。如今,这片曾经的荒草地已蜕变成天山托木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余亩湿地向托木尔峰山脚下舒展延伸。

  天山托木尔景区由三大特色区域构成:以大峡谷为代表的世界自然遗产观光探险区、以塔村为典型的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及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而托峰湿地所在的提坎库如克村恰好位于进入景区的咽喉要道,湿地自然成为游客开启旅程的“第一站”。

IMG_20250629_141855

温宿县博孜墩乡提坎库如克村村民买热亚木·阿不都许库尔为食客制作凉粉。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湿地景点建成后,不少村民利用农闲做起小生意,既增加收入,又丰富游客的体验。”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党委副书记米日扎提·毛拉麦提介绍,该景点是由乡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5团和村委会三方共同筹资100余万元建设而成。

  托峰湿地公园的建成不仅改善生态环境,更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在景点旁经营小吃店的买热亚木·阿不都许库尔深有体会:“我来村里12年了,这两年变化特别大。”她麻利地切着凉粉招待游客,笑着说,“旺季时全家人齐上阵都忙不过来,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IMG_20250629_161557

游客在托峰湿地游玩。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景点建成前,村民们多以种植和养殖为生。得天独厚的凉爽气候也为农业转型提供了优势。如今漫步村中,麦田旁悄然生长起一片片榛子林。微风拂过,榛子树叶沙沙作响。

  “我们背靠湿地,空气清新、土壤肥沃,种出来的榛子品质自然好。”村民阿里木江·阿巴斯轻抚着自家榛子树枝,充满期待,“今年长势特别好,等到9月丰收,我打算让游客们都尝尝咱村里的‘绿色美味’。”

  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也吸引着艺术家的目光。温宿县文联主席曾德明经常带领创作团队来此采风。“托峰湿地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嶙峋的山石、清澈的水系、广袤的草甸,都是绝佳的创作素材。”他特别提到,对口援疆的金华市艺术家对这里情有独钟,“他们每年都来,总能发现新变化,这既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也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灵感。”

IMG_20250629_161601

自治区美术书法 “石榴籽” 文艺小分队在温宿县博孜墩乡提坎库如克村托峰湿地景点写生。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临近傍晚,托峰湿地公园内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年轻人用相机捕捉美景,老人们则坐在凉亭里悠闲地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如画的风光。望着这热闹祥和的景象,凯丽比努尔眼中满是憧憬:“家乡变得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我打算今年就开家农家乐,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尝尝地道的新疆美食。”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郑欣然]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