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二十四节气歌丨小暑:风动荷生香,但惜夏日长
2023-07-14 17:12:26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 (宋)梅尧臣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节选

小暑时节

今日,库车市第二小学的孩子们

为我们讲解小暑节气

二年级2班 艾克代

二年级2班 卡迪热丁


二年级2班 萨丽哈


小暑时节

静谧的山川里

藏着美好的生灵

池塘边

总有清逸的荷香

大树下

人们摇着蒲扇乘凉

图片

初夏的熏风还没吹够

天气就已入了伏

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来了

图片

小暑

三候

一候温风至

小暑时节天空如烧炽

连风中都弥漫着热气

灼热铺天盖地

让人无处藏身

图片

二候蟋蟀居宇

天气太热了

蟋蟀们也都离开田野

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乘凉

图片

三候鹰始鸷

地面气温太高

老鹰便到清凉的高空中

搏击长空、自由翱翔

图片

浪卷夕阳红碎

池光飞上帘帏

图片

晚霞红醉

装扮着华灯初上的城市

绚烂的色彩将天空点燃

是忙碌里的休憩

是琐碎中的浪漫

雪藕冰桃情自适

无烦珍重碧筒尝

图片

莲藕脆嫩、西瓜清爽、新米鲜香

尝上一口

自有甜蜜和冰爽

炎炎暑日

自有暑日的味道

图片

早稻欲花将就实

晚禾成叶未抽心

图片

雨热同期

小暑是庄稼长得最快的时候

也是农家人最辛苦的时候

在那被晒得发烫的田垄上

所有的付出

都是为了丰收的喜悦

图片

高楼夜半揽衣起,

帘前坐看银河徙。

——(明)薛蕙

《夏夜暑甚不寐》节选

图片

天气再热

也别丢了对自然的情趣

走出家门

走进夏夜的梦

图片

你会在萤火虫飞舞的树林里

找回童年的快乐

也会在温柔月光的抚摸下

平复焦躁的情绪

图片

苦热难捱

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不停息思考

不停下脚步

每一天

都会有奔向收获的幸福

小暑

诗词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图片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图片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图片

苦热

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

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

坐觉蒸炊釜甑中。 

石涧寒泉空有梦,

冰壶团扇欲无功。 

余威向晚犹堪畏,

浴罢斜阳满野红。

图片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图片

夏日

宋·朱熹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图片

夏日无雨

宋·释契嵩

山中苦无雨,日日望云霓。

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

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

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

图片

夜望

元·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

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

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

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

为予凄楚和吟声。

图片

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

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

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

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

无烦珍重碧筒尝。

图片

养生小贴士

暑气蒸腾,多汗少眠

小暑时节易感疲倦

要静心养神

补充适当盐分

避免过度劳累

保护好心脏的健康

饮食上

应注意清热祛暑

宜多食用荷叶、扁豆、薏苡仁、猪苓等煲成的粥或汤

多吃西瓜、黄瓜、丝瓜等水果和蔬菜

健身小课堂

靠墙静蹲

这个动作实用简单

只要有墙就可以练

不受限制

可以保护膝关节

加强腿部肌肉力量

要点: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双手放于大腿上

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住

下背紧贴墙面

感受膝盖附近肌肉发力

全程保持均匀呼吸

动作的感觉

是膝关节和大腿前侧有酸胀感

库车市第二小学

  库车市第二小学位于库车市友谊路南。建立于1934年,原为库车女子学校,校址在老城,1958年搬到新城街道一直沿用至今。占地面积为10820.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641.9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8个,学生1948名,在职教职工91名,专任教师86名。


[责任编辑: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