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二十四节气歌丨小暑:风动荷生香,心静自然凉
2023-07-19 11:56:42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一个节气——小暑

今天,乌鲁木齐市第134小学的孩子们

为我们讲解小暑节气

赤日炎炎,热浪滚滚

居高不下的气温

仿佛在宣告盛夏的热烈

小暑一到

意味着很快将进入更热的三伏天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高温与雷雨

成为近段时间天气舞台的“主角”

图片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

滚滚热浪

翻腾在大地

可树荫下的微风

却总有一份恬静、一丝清凉

二候蟋蟀居宇

蟋蟀逃离晒得发烫的田地

来到房屋屋檐下

唱着歌享受时光

三候鹰始鸷

老鹰在天际徜徉、盘旋

享受阵风带来的清凉

图片

面对热度与湿气交织的酷暑

古时的人们并没有空调电扇

穿薄衫、摇罗扇、吃冰饮

皆是消暑纳凉的好方法

林荫之间,山亭楼阁

都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图片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在诗人白居易看来

面对暑热时的心态很重要

在不骄不躁的静坐中保持平和心态

也许能感觉到眼前无长物

徐徐清风就此拂过

在聒噪的夏日中觅得一份恬静

体会“心静自然凉”

图片

小暑前后的江南

栀子花、白兰花与茉莉花

往往开得正盛

被誉为“夏日三白”

淡雅的白色加上沁人的芳香

为小暑带来丝丝清凉

图片

随着天气变化

小暑还有不少特殊的食俗

藕有着清热养血的作用

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

黄鳝、莲藕、绿豆芽作为消暑良品

有着小暑“三宝”之称

此时的羊肉也甚是肥嫩鲜美

鲁南和苏北地区的人们

则习惯在小暑“吃暑羊”

图片

小暑诗词

关于小暑时节的景象

唐代诗人元稹的描绘可谓十分详尽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暑天究竟能有多热

宋代的陆游这样形容

屋上的房瓦仿佛条条火龙

坐着不动也能汗如雨下

一股蒸烤的感觉扑面而来

万瓦鳞鳞若火龙,

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

坐觉蒸炊釜甑中。

可即便是潮湿炎热

也浇不灭生活的雅趣

宋代秦观的这首《纳凉》

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浪漫消夏图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图片

此外,小暑之时往往烈日当空

很多人家会趁着晴好天气

抓紧“晒伏”

即把长期放置在屋内的衣服、书画等

晾晒在阳光下

使其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愿你我的生活如夏日般阳光灿烂

也能在热烈中觅得一阵微风

轻盈而洒脱

图片

愿你我的生活如夏日般阳光灿烂

也能在热烈中觅得一阵微风

轻盈而洒脱

乌鲁木齐市第134小学简介


乌鲁木齐市第134小学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外环北路728号春天雅居小区内,成立于2020年9月,自建成就隶属于七十九小(原铁一小)教育集团,作为乌市第七十九小教育集团成员校。学校占地面积15789.98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557平方米,运动场4869平方米,教学楼10423.58平方米。学校有教室37间,多功能室13间,建有二百米标准田径场以及地下运动场馆一间,配套先进的科学实验室、舞蹈教室、心理咨询室、红领巾广播站、劳技室等场所和设施。


[责任编辑: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