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还可以这样?穿古装吟诗、说书版西游……这超强的代入感,来自一档大语文公开课节目——《超级语文课》,第三季将于本周六(3月9日)正式播出,此后每周六20:30,家长和孩子都可以一起徜徉语文的海洋。
而本季节目中,有一位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名师,他与何捷、赵昭一同被称作“小学语文界三大名师”,他就是鱼利明。
视频来源:山东卫视
在新疆语文界,有一个很多老师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書魚者”,创办者是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教研员鱼利明,他是新疆乃至全国小学语文界的名人。
鱼利明开始关注小学生的阅读,是2004年。那时的他在新疆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工作。
有一天,他在课堂上有意介绍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家晓玲叮当的《写给小读者》,孩子们听后异常活跃。这让鱼利明感觉到,孩子们需要更多未知领域的知识,古今圣贤、中外游历、探险旅游等,都可以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去受益。
考虑到如果光让孩子们阅读,没有对阅读的交流,孩子对图书的理解和记忆可能不会太深,鱼利明又开始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班里的阅读交流会,让每个孩子都能表达分享出自己看完一本书的体会,说出自己的理解。同一本书,每个孩子的体会和感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阅读是一种输入,表达是一种输入,孩子们既能输入又能输出。
鱼利明带的班,从二年级开始,就不再买带拼音的读物了,他认为,孩子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已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不注音的读物,适合小学中段的学生。这样,孩子们除了读班里的书,还养成了自我阅读的习惯。鱼利明说:“当孩子们从老师干预阅读到自己主动阅读,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基本就可以放手了。”
作文课上,鱼利明不大给学生们讲首尾响应、三段式写作那种“制式”的写作技法技巧,让孩子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他说最好的写作是开门见山,看了别人的作品后,能写出来自己的作品。这就是阅读带来的收获,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水平,进而对他们思维的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大大增强,老师在这其中,只需要适当的点拨就好。
2011年2月,鱼利明调入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工作,从教师转型为教研员,如何带领、影响老师们阅读,他面临着工作对象、工作方式的改变。他并不想当一个夹着小包去听课的教研员,教研员是教师的良师,担负着培训教师的重任,也是教师成长路上的同行人。
他发现,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足可以览尽天下事。教师们的阅读也多半来自手机。虽说对于这种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但他认为,吃点“快餐”总比腹中空空要好。所以,2016年10月,鱼利明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書魚者”。
在公众号上,教师可以进行“菜单式”阅读。好书推荐、今日诗书、名家讲座是常规栏目,还有教研员、骨干教师撰写的教学心得、教学设计等,不断完善线上线下的培养模式。
而这次,鱼利明登上《超级语文课》第三季的舞台,与众多优秀杰出的语文老师一起交流切磋,互相学习对方先进独特的授课方式和教学经验,让我们一起期待鱼利明在节目中的表现,本周六20:30,锁定山东卫视,一起跟着鱼利明徜徉语文课的海洋!(资料来源:天山领读者微信公众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