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谢慧变
“环着沙漠看新疆”大型全媒体报道团队深入阿克苏地区的沙海前沿。当车轮碾过昔日的不毛之地,映入眼帘的,大多是令人激动的绿意。
看着连绵的黄沙被零星乃至成片的绿色点缀,一种由衷的敬意涌上心头——这每一抹来之不易的绿色,都凝结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无声的坚守与付出。
更令人震撼的,是来自播绿者的心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平凡故事,让我对这沙漠里绿色的“不凡”,有了更深的感悟。
6月15日,阿瓦提县林业和草原局干部努尔吉马力·艾木都拉向记者展示如何利用铁丝网防止幼苗被动物啃食。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摄
在阿瓦提县,林业干部努尔吉马力·艾木都拉回忆起初到艾西曼区域的日子,每天往返奔波。“最难的不是苦和累,而是那时看着眼前这片光秃秃的荒漠,根本不相信这里能长出绿色。”希望的渺茫,甚至让她萌生了辞职的念头。然而,当那些看似脆弱的幼苗奇迹般地在沙砾中扎下根、抽出芽,绝望瞬间化作希望的火种。她不仅留了下来,更将守护这片新绿视作毕生使命。
希望,召唤着越来越多的游子归来。在沙雅县,我们遇到了年轻的管护员伊力哈木·吐哈提。这位00后亲眼见证了家乡生态环境的蝶变。曾经沉寂的沙地边缘,因为绿意的蔓延,逐渐有了游客的足迹。这让他毅然返回故乡,成为这片绿色家园新的守护者。
位于沙雅县境内的塔里木河上游湿地,飞鸟嬉戏。资料图
希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远方力量。6月13日,报道团队走进沙雅县仙草蓉科技有限公司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微风拂过,眼前是无边无际的梭梭林,牢牢锁住了风沙。“以前,刮这样的风都得吃上几口沙子。”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苟林笑着告诉我们。这位来自四川的汉子,脸庞被晒得黝黑,远离家乡和家人,把根扎在了这片黄沙之上,将防沙治沙当作一份值得倾注心血的事业。他言语朴实却充满力量:“看着大家亲手种下的苗子都活了,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尽管他的企业目前仍在爬坡过坎,但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为什么?就凭那些活着的树苗!”那一片片顽强生长的绿色,就是他最坚实的底气和最明亮的希望。
此行,我深刻体悟到,沙漠里每一棵成活的树,早已超越了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价值本身。它们,更像是一座座绿色的希望灯塔,向努尔吉马力证明了坚守的价值,召唤着伊力哈木回到家乡,支撑着苟林在创业路上笃定前行。
这一片片在风沙中挺立的绿色,不仅滋养着土地,更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田,化为他们面对生活、耕耘未来的不竭动力和永恒信念。
每一棵树,都在宣示:“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希望也能顽强生长。”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