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黄红英
试想一下,住在崭新楼房,孩子上学走五分钟就到学校了,送完孩子转身走几百米就能去店里开门营业。这过去遥不可及的生活,如今在克州阿克陶县昆仑佳苑小区已成日常。
6月27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南疆组成员走进昆仑佳苑小区。在这里,笔者看到了配套完善的现代社区,感受到了易地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在这每一处“超配”生活的细节里,都饱含着国家对边疆人民群众的浓浓深情。
作为阿克陶县最大的易地扶贫安置小区,昆仑佳苑为居民勾勒出一幅崭新的生活画卷。米沙克孜·买提尼亚孜是最早从帕米尔高原山区搬迁下来的牧民之一。在山上只能靠养羊放牧为生的她,没有想到搬进城里,能靠种植温室大棚买了货车和油电混合汽车,忙到需要雇人帮自己干活。“过去在山上放牧的日子,没有钱挣呀。”米沙克孜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搬迁群众的心声。
米沙克孜一家搬迁后的生活,是昆仑佳苑小区居民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山上到城里,从牧民到居民,这里的群众享受到了更便捷、更舒适、更和美的生活环境。
眼下,标准化教学楼的教室里,书声琅琅,那是文化的脉搏在跳动;现代化社区服务中心的窗口前,贴心周到的服务把政策春风吹进居民心田;绿意盎然的温室大棚里,一个个致富的希望正结出硕果。
国家对边疆地区的关怀,不仅停留在让搬迁群众“口袋里鼓囊囊”,也致力于让他们“精神上亮堂堂”。当搬迁群众在新家园里真切感受到温暖,他们的内心便有了归属感与认同感。这种物质上的丰富和精神上的富足,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创造美好生活,凝聚起爱国爱疆的强大合力。
当搬迁群众依靠勤劳的双手走上增收致富之路,当他们在接续奋斗中合力建设美好家园,这就是边疆人民对国家深情最动人的回应。
相关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