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江
在帕米尔高原的乌恰县吉根乡斯木哈纳村,牧民通过操作手机,就能收到江苏发来的化肥。一条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分公司铺就的邮路,正悄然改写“偏远”的定义。
曾经,这里的牧民取个包裹要骑马跋涉两小时,大雪封山时包裹更是一月难达。如今,新疆邮政构建起“县分拨、乡中转、村服务”的立体网络,200多辆农村客运班车参与邮件运输,既降低成本又提升效率,每日80余件邮件的处理量,让乌恰县的物流活了起来。
物流网络的延伸,不仅打通了“输入”通道,更拓宽了“输出”路径。过去困在山间的高原雪菊、阿魏菇,借邮政电商平台走向全国;柯尔克孜羊肉通过航空直邮3天就能抵达上海。曾经局限于周边的特色农产品,如今通过邮路走出了大山。
流通快了,高原上的产业也跟着变了样。牧民从零散销售转向签订长期合同,手机成了“新农具”,特色农产品开始有了名气。接下来,冷链运输与产品溯源的布局,将让这里的特色农产品保鲜更久、销路更畅。
更重要的是,这条邮路让当地群众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曾经的“末梢”,正渐渐成为活跃的经济点。“邮快合作”专线每日运送的不仅是物资,更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35个村级服务站推动着这里产业兴旺、村民增收、观念革新的进程。
每天,邮政的绿色车辆都会从西极石碑旁驶过,这条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路,正被流动的绿色越拓越宽。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