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江艳报道)什么时间该施肥?什么时间该浇水?手机小程序上有答案。10月6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在墨玉县加汗巴格乡阿依玛克村种植智慧大棚,通过手机小程序远程遥控果蔬种植,让农业变得更现代更便捷。
阿依玛克村距离墨玉县县城约10公里,有175座大棚,常年种果蔬。为提高农民种植技术,今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将12座大棚改造成智慧大棚。科技工作者在大棚里安装了多种环境因子传感器,光热环境、土壤湿度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小程序。这样一来,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专家也能随时随地了解掌握大棚情况,远程指导大棚果蔬种植。
阿依玛克村的智慧大棚种上了大樱桃、芭乐果等水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走进一个水果大棚,记者看到木瓜树上结出果实,还有芭乐、樱桃也长势喜人。“有两个智慧大棚种特色水果,包括燕窝果、百香果等10余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植物营养学博士王平说。
阿依玛克村大棚位于墨玉县景观道旁边,为吸引城镇居民走进大棚采摘,发展乡村旅游,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还在大棚前种上了紫色的马鞭草。这种草花期长达半年,远看像薰衣草,吸引了不少情侣来拍照。
10月6日,阿依玛克村智慧大棚旁的马鞭草依然开得旺盛。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与马鞭草相邻的两个智慧大棚,现在种上了高架草莓,已有少数草莓开出白色花朵,预计到12月,第一茬草莓将结果,迎来冬季采摘游客。
除种植特色热带水果外,专家们还在智慧大棚里试验种植春提早和秋延晚蔬菜,以及香瓜、黄瓤西瓜等。
阿依玛克村智慧大棚里的木瓜长势喜人,已结出果实。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专家们在智慧大棚种的秋延晚西红柿,一亩地可产七吨左右果,比其他大棚产量高出20%。”看到专家们种出来的西红柿又大又甜且产量高,村民布海迪且·阿卜都拉心生羡慕,天天追着专家学科技。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蔬菜大棚是阿依玛克村重点产业。今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与墨玉县合作,实施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一共从村里租赁种植了32座大棚。“想通过专家团队示范种植,拓展阿依玛克村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闯一条新路出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驻村工作总领队、阿依玛克村第一书记刘非说。
10月6日,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智慧大棚草莓长势。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当有本事的专家遇上有憧憬的农民,当科技遇上良田,农业生产变了模样,农民收入有了质的提升,老乡们致富又多了一条科技‘硬’路子。”阿依玛克村村委会主任努尔麦麦提·图拉麦麦提如是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