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湖看新疆丨沙漠绿洲的幸福“蝶变”
2023-11-30 10:52:58 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陈姝 贾莹莹 刘世康

  和田,南疆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日前,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跟随“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和田,美丽风光随处可见,沙漠中流淌着一汪碧水,湿地公园苇波荡漾,一幅草长莺飞鱼跃、人民生活幸福的斑斓画卷徐徐展开。

  经济之变——小蚕丝助力村民增收

  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吉亚乡,织机的声音连绵不断,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织艾德莱斯绸。

  “我们手工编织的艾德莱斯绸围巾,采用纯天然植物染料染色,花纹对称美观。艾德莱斯绸制作工艺达28道,经过蚕茧煮沸抽丝、并丝、卷线、扎染、图案设计、捆扎、分线、上机、织绸……”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传承人麦麦提艾力·如则麦麦提介绍,在当地,用艾德莱斯绸做的衣服是最贵重的礼物。

  吉亚乡是艾德莱斯绸的发源地,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北京对和田帮扶政策的落地,艾德莱斯绸从曾经的小作坊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目前,吉亚乡有艾德莱斯绸生产企业7家、合作社4家,从事家庭式艾德莱斯织绸专业户668户,艾德莱斯织机765台。每天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家家户户织布声不停歇,普通农户一天能织4~5米长,月收入达到4000多元。从抽丝、染丝、织布到服装、实体店销售,艾德莱斯绸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疆内外,年产量近45万匹,年产值超3000万元。

  和田市吉亚乡副乡长阿孜古丽·阿卜来提表示,近年来,吉亚乡党委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工作,探索艾德莱斯绸产业链,发展桑蚕产业、纺织产业、旅游产业,辐射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下一步吉亚乡将以大漠胡杨文化、艾德莱斯绸文化为依托,将艾德莱斯绸从单一手工生产、销售向产品展示、技术培训、文化旅游、休闲观光的升级转变,努力打造丝绸博物馆、展览厅等非遗传承馆,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夯实基础,不断促进乡村振兴。

  生态之变——湿地公园不断丰富乡村旅游

  “这些年家乡变化很大,家门口也有了一个很大的公园,百鸟翔集,鱼跃其间,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游玩。”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居民努尔比耶·哈力克感慨道,每当有空闲时间,她就会和家人或者朋友来湿地公园看看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境内,被当地称为“郁金香的湖泊”,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湿地、沙地等多种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种类多样,有水库湿地、芦苇沼泽、河流、湖泊等,是墨玉县乃至和田地区沙地生态安全的保护屏障。每年春秋鸟类迁徙季节,候鸟成群结队,数量众多,场面蔚为壮观。湿地内及周边地区统计有高等植物24科103种,分布有兽类25种,鸟类96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19种,鱼类6种。这里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再加上这里动植物物种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以前,这里就是一个大碱坑子,有水,湖面不大。现在碧波连天、水草丰美。”墨玉县水利局副局长严林告诉记者,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促进生态平衡,墨玉县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对拉里昆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吸引了不少游客,也成为村民心中的沙漠绿洲。附近的村民在村里开起了民宿、商店等,村民幸福感也越来越强。近年来,墨玉县生态旅游业与特色的民俗文化相得益彰,大大小小的星级农家乐依托水域资源享受到生态红利。

  生活之变——“医路生花”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在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崭新的医疗大楼墙体外“北京援建”标志格外显眼。

  和田县人民医院党总支部书记黎萍告诉记者,和田县人民医院是和田县唯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有两个院区,老院区位于和田市市区,新院区位于和田县经济新区。注入医院的北京援疆医疗力量,重点打造了新院区的孕产妇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以及急诊、急救等科室。新院区建成投用后,使用病床位可达到900余张,和田县的老百姓不用再跑到市区的老院区,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

  “平时您喜欢吃甜食吗?饮食要控制一下,尽量少食多餐。”和田县人民医院产科主任陈晔虹手里拿着检查报告,对身旁的一名孕妇说道。

  陈晔虹来自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她是第十一批北京援疆医生,也是她所在的科室的第三名援疆医生。在陈晔虹看来,北京的同一个科室援建和田的同一个科室,诊疗方案与治疗方法会更具持续性,有利于提升医疗水平。

  “每一名援疆专家都会带1到3名徒弟,我目前就带了一个徒弟,工作中,我和徒弟形影不离,目的就是能够及时沟通了解,更好地传授医疗知识。”陈晔虹说。

  把“输血”变成“造血”,这是所有北京援疆医生的共识。为了更好地“传帮带”,来自北京的援疆医生提出并设计了“医路生花”系列培训活动。在北京援疆指挥部和北京卫生健康委的支持帮助下,“医路生花”如今已拓展成为北京医疗援疆的品牌项目。

  北京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医疗工作队领队刘福森介绍,“医路生花”项目目前正在筹建北京援疆医师联盟,牵头制定常见病诊疗规范,带动受援医院临床诊疗和医院管理创新。通过结对帮扶,帮扶专家毫无保留地把临床经验和领先技术传授给“徒弟”,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未来,“医路生花”这一品牌活动将有计划向全新疆范围内推广。

[责任编辑:侯倩]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