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
9月29日,秋风已凉。记者在军武哨所见到马军武时,他刚刚完成当日的巡逻任务。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在军武哨所的外墙上,一行大字赫然在目。这里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该团场不仅是祖国疆域中紧邻边境线最前沿的团场,也是中国的“西北之北”。
马军武在185团抗洪守土纪念馆内向参访者讲解。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30多年来,我在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护林任务,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我的生活与巡边、守水、护林的任务紧密相连。”马军武说,“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是对团场生活最生动的描述。”
巡边这么多年来,马军武忘不了1988年4月23日,阿拉克别克河流域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融雪型洪水灾害,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导致团场依赖的桑德克龙口灌溉引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185团及其周边单位团结一心,历经长达16个日夜的顽强拼搏,终于成功堵住堤坝上的巨大缺口,使河水重新回到原有的河道,从而确保国土安全。
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接受采访。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那一年,年仅19岁的马军武亲身参与国土保卫行动,这次经历在他心中深深埋下守护国土、保卫边疆的种子。后来他长期驻守在界河旁,成为首任护边员,负责监测水情变化、观察河道动态、维护堤坝安全以及巡逻界河区域。“我愿意为守护这片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国土的每一寸都安然无恙。”
1992年,经人介绍,马军武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张正美。从最初他一个人的守望,到后来夫妻携手共同护卫边疆,马军武和张正美将哨所变成他们温馨的家。夏季,这里蚊虫肆虐,令人不堪其扰;冬季,常会遇到一米深的大雪,环境异常恶劣。然而,张正美从没有过劝马军武离开的念头。她说:“我从不后悔和老马一起守边护边,现在,儿子在北屯市工作,每年都会抽空来看我们,我觉得在这里的生活很幸福,很满足。”
凝视着家门口静静流淌的阿拉克别克河,马军武说:“我的脚下是我深爱祖国的土地,这让我在面对任何困苦与挑战时,都没有理由退缩。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这是我们戍边人的职责与使命。”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