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清晨,从繁华市区赶赴古朴街区;傍晚,从老旧宅院回到新型小区。泥瓦匠扎依尔·斯迪克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天天在日出日落中切换着。
“这是我修的第四处老房子了,看到破破烂烂的老屋经我们这么一修,把游客都吸引过来了,我感到做了非常有意义的事。”10月17日,在库车市龟兹小巷的尼沙汗·阿不都外力民居,正整理新修花池外沿的扎依尔说。
10月17日,在库车市龟兹小巷的尼沙汗·阿不都外力民居,扎依尔·斯迪克正整理新修的花池外沿。张斌摄
长约1公里的龟兹小巷位于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库其艾日克社区,是库车老城区晚清和民国初期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区。去年,龟兹小巷被纳入库车市老城街巷改造整体谋划中一体化推进,当坑坑洼洼的道路变得平坦整洁、斑驳老旧的墙体变得诗情画意、空置许久的古民居修缮一新时,原本不起眼的小巷迅速“蹿红”。
今年36岁的扎依尔,已有18年修建房屋经历。他没想到,乡村房子越盖越现代、城市楼房越盖越高大的今天,他能和上百年前建的老宅老屋结缘。
“前些年,我到农村盖安居富民房,有一年接连参与修建了8套房子。库车市流行盖高层住宅时,我参与建设过20层的高楼。”扎依尔向一起干活的工友吾斯曼·艾力夸耀道。
吾斯曼是一名木匠,他和扎依尔有着共同的经历:中学毕业后跟父亲学手艺,靠着手艺把一户户家庭装扮成幸福乐园,自己也过上了幸福生活。
3月16日,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办事处主任玛依努尔·艾海提在龟兹小巷介绍民居修缮等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摄
去年3月,库车市启动“拯救老屋”行动后,一大批古民居等待“修旧如旧”,像扎依尔、吾斯曼这样的传统工匠经国内知名文物保护专家一培训,在家门口有了用武之地。
“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好,我们会手艺的工匠不愁没活干、没钱挣。”扎依尔说,这几年在建筑工地干活,他作为大工一天能挣350至400元钱,他带的徒弟干小工一天也能挣200元左右。加入到库车市的老屋修缮团队之后,工匠们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不单单是干活挣钱的事,我们的收获可多了。”50岁的吾斯曼说。保护修缮林基路烈士纪念馆时,在库车土生土长的工匠们,近距离“触摸”到林基路烈士的铁骨丹心和生平事迹后,对这位共产党人的楷模更加敬佩;修缮穆罕默德·尼亚孜霍加民居、阿不都瓦依提·卡孜阿吉民居等古民居时,见多识广的工匠们发现随处可见的雕花“寿”字纹、“万”字纹、中国结等图案装饰时,感叹多元文化交融给库车带来的魅力……
修缮旧宅老屋过程中,扎依尔向吾斯曼等木匠学习木工手艺,他也慷慨地将瓦工、抹灰工手艺拿出来与木匠们分享。在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他们把破损不堪的民居修复成一个个网红打卡点。往往是一处民居还没完工,便有游客进入参观拍照。
和前些年修建安居富民房、高楼大厦不同,扎依尔和工友在修缮古民居时更有成就感。以眼下即将完工的尼沙汗·阿不都外力民居为例,他们在一步步将墙体顶棚、门窗廊柱、庭院地板复原过程中,对这位著名歌唱家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我们对这位艺术家的故居进行修缮,也是在创作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扎依尔说。
3月15日,库车“拯救老屋”行动2024年开工仪式上,工匠们自信满满、载歌载舞。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库车市有市域文物保护单位188处,历史建筑64处。能够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拯救老屋”行动中,扎依尔感到很自豪。库车市老屋修缮团队中,像他这样的传统工匠有150余名。
在库车市一条条文化街区,居民实现着让老旧房屋“活”起来、“新”起来的梦想,游客实现着在修缮一新的民居中旅拍小憩、体验民俗文化的梦想,忙碌的巧手工匠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今年买了一辆车代步,明年准备在库车市南湖公园跟前买一套湖景房,好好享受生活。”扎依尔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