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马帛宇报道)4月24日,记者从新疆畜牧总站获悉:独具新疆特色且历史悠久的也迷离鸡和伊犁鸡新资源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组的现场核验。
图为玫瑰冠黑羽也迷离公鸡。图片由新疆农业大学提供
日前,专家组先后来到额敏县和巩留县,对也迷离鸡和伊犁鸡养殖场进行现场鉴定和核验工作,通过现场查看、体尺测定、问询答疑等形式,对这两种鸡申报国家遗传新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评估和全方位的把脉会诊。
也迷离鸡是额敏县沿吾尔喀夏山一带牧民长期饲养的土鸡,也称野迷离原鸡,当地农牧民又称之为哈萨克鸡。它体形较小,呈V形,全身羽毛丰满,羽毛颜色以黑色居多,有绿色金属光泽。也迷离鸡适应性强,野性强、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身体矫健灵活,动作敏捷、适合牧放,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逐渐成为塔城地区牧民广泛养殖的家禽。也迷离鸡中心产区在额敏县及额敏河流域两岸,在塔城地区盆地均有分布。目前,也迷离鸡在塔城地区北四县的群体养殖数量已达到2万多只。
图为白羽单冠伊犁鸡。图片由新疆畜牧总站提供
伊犁鸡,又名乌孙鸡、乌孙山草鸡。多分布于伊犁河谷偏远的农牧区,为农户所散养。近年来,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疆内外旅游市场的兴起,市场对伊犁鸡的需求逐渐增加,在广大农牧区伊犁鸡的养殖量也逐渐扩大,新源县凭其旅游、养殖和人文等资源的比较竞争优势,逐渐成为伊犁鸡的中心产区。
虽然伊犁鸡体质健壮、结构紧凑、羽毛丰满,对传统简单粗放的散养方式和现代网上平养、笼养等集约化养殖模式,都能够很好地适应,但曾因缺乏保种意识和育种措施,一度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后经多方努力建立了“保种场+扩繁场+保种户”多级保种体系,重点在巩留县保种场繁育。截至2024年年底,伊犁鸡保种群规模1.3万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现有存栏伊犁鸡约3.5万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