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丨经纬三十载 匠心织芳华——记自治区劳动模范阿依仙木姑丽·麦麦提
2025-05-02 21:11:03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你们注意,这里转速非常高,一定要留神。”4月25日,在新疆阿克苏新昊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嗡鸣声中,一位身着工装的女子正专注地向新员工示范操作。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拔管、引纱、挂圈、绕钩,一气呵成,今年以来,她已经培训了上百名新员工。

  这位被工友们称为“总教头”的阿依仙木姑丽·麦麦提,用三十年光阴在经纬交织的纺织线上,编织出一段不凡的人生篇章。

  无论时光倒退多少次,阿依仙木姑丽永远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

  1988年,阿依仙木姑丽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纺织工学院。毕业后,她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喀什棉纺厂,从普通的纺织女工开始做起。

  有人说,一个本科毕业生去做纺织女工会不会大材小用?阿依仙木姑丽不以为意。在她看来,劳动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站在机器前,面对15000转/分钟的纱管,手指被磨红、烫伤是家常便饭。“要干就干到最好,要做就做到最优。”阿依仙木姑丽用这句话激励自己。

  为了掌握好拔管的力度,上班时她仔细琢磨师傅的每一句话,观察每一个动作要领;下班后,她会顺手带一缕废纱,到宿舍里练习打结。手指磨出一道道血口子,就贴上胶布继续练。

  凭着这股韧劲和毅力,阿依仙木姑丽练出了过硬的本领,不仅每分钟能打10个以上的结,而且产量和质量都成为挡车工的佼佼者。在入岗第二年的技术大比武中,她犹如一匹黑马脱颖而出,荣获第一。

  每当车间来新职工时,不少人不愿意带徒弟,怕影响自己的产量和质量。阿依仙木姑丽却愿意主动“传帮带”,除了上班的8小时,还用业余时间作示范,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操作,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

阿依仙木姑丽·麦麦提(左2)在指导新员工怎样操作新设备。图片由本人提供

  2005年,阿依仙木姑丽到阿克苏工作。此时的她已从操作能手蜕变为技术导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她将复杂工序可视化,培养出数千名技术工人,其中80%来自贫困家庭。通过她的培训,这些学员掌握了纺织技能,实现了稳定就业,彻底摆脱了贫困。

  “师傅既严苛又温暖,她教会我的不仅是接头技巧,更是对工作的责任心。”来自疏勒县的图尔荪·库尔班这样评价。现在他每月工资达到6000元,家里生活富裕起来。

  在智能化浪潮下,车间里的设备不断更新迭代,生产全流程接入智能系统,技术参数可通过电脑实时调节,纺纱和卷绕操作全部交由自动化机器完成。

  面对车间里崭新的智能纺纱设备,阿依仙木姑丽选择主动拥抱变革。“纺织机器万变不离其宗,仔细看操作手册,不难。”年过五旬的她并没有任何畏难心态,以精湛的技艺让“人机协同”,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3年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后,阿依仙木姑丽的工作服口袋里多了本“民情笔记”,随时随地记录劳动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精湛,更是责任担当。”她这样诠释自己的双重使命。

  从纺织女工到行业代表,阿依仙木姑丽用三十载坚守证明:在机械臂与智能传感器主导的现代车间里,劳动者精神的火炬依然炽热如初。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高泽斌]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