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娜
从警务站到界碑,直线距离21公里,但实际上,真正要走到近前,得翻过山头、穿过达坂、跨过冰河,骑马巡边来回得一天。这样的巡边路,37岁的阿思里别克一走就是10年,总里程12万余公里,能绕地球赤道3圈。
阿思里别克,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从警11年,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200余起,抓获多名在逃人员。为救牧民家的羊他奋不顾身跳入冰河,牧民转场他和同事帮着照看生产生活物资……因工作成绩突出,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授予阿思里别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图为阿思里别克。博州边境管理支队供图
自2015年被分配至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卡昝河边境警务站,阿思里别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卡昝河谷。这个听起来诗意美丽的地方,却隐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它位于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之间,平均海拔30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10摄氏度,常有狼群出没,高寒缺氧的风雪路、壁立千仞的陡崖路、险象环生的乱石路……危险重重。
卡昝河边境警务站坐落在卡昝河谷,这里既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前沿,也是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牧民的夏牧场,霍城县牧民的冬窝子也在附近。阿思里别克和警务站民警辅警、护边员们,将青春热血与这条通往远方的河谷融在一起,牢牢守护辖区平安,留下许多温暖的瞬间。
每年入冬以后至次年5月,其他牧民都转场走了,卡昝河谷只有3户牧民住在冬窝子放牧,海沙尔家便是其中的一户。“冬天河谷里人少,自然环境恶劣,万一有急事,想找个帮忙的人都不容易,幸亏有阿思里别克在。”海沙尔说。
海沙尔还记得去年1月,他从县城返回牧场,路上遇到风吹雪,汽车陷在厚厚的积雪中趴窝了,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阿思里别克。求助的电话一打就通,然而在详细描述陷车位置时,到处白茫茫一片,海沙尔看不明也说不清。
“他说的地点是一段山路,有好几道弯,行车遇到风吹雪天气极有可能被困。”阿思里别克经常在辖区巡逻走访,也常盯着沙盘分析地形,是大家公认的卡昝河谷“活地图”。他分析完情况,立即组织民警辅警携带铁锹、绳索等救援装备赶往现场,很快就找到了海沙尔陷车的地方。
阿思里别克是牧民家的孩子,从小在牧区长大,后来又到牧区从警,他自学了一些动物疫病防治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2022年3月5日一早,牧民加克皮努尔给阿思里别克打电话,焦急地说:“我们家的马已经连续几天不吃草了,现在站都站不起来,你快来帮忙看看咋回事。”
阿思里别克一进马棚,就看见马儿躺在地上,流着鼻涕,一直在咳嗽。经过详细询问加克皮努尔,阿思里别克初步判断这匹马可能是感冒引发了肺炎。接着,他与温泉县的一名兽医视频连线,通过视频会诊,兽医肯定了阿思里别克的判断,开好药让人带到牧区。后来,阿思里别克耐心教加克皮努尔给马儿打针,一遍一遍教会了才离开。
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阿思里别克为民辅警整理着装。杨斌摄
卡昝河谷远离县城,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阿思里别克将警务站打造成偏远边境的“生活服务站”,他化身牧民群众的“快递员”“服务员”,附近群众有急事、难事都来找他帮忙。多年来,阿思里别克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3800余件,送医送药400余次,资助受灾牧民6万余元,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阿思里别克对待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敬业精神,感动着辖区的乡亲们,也鼓舞着身边同事。道浪特边境派出所民警刘航说:“阿思里别克是我们的榜样,我要像他那样脚踏实地守护山河与人民,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