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扛牢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持续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持续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以新疆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新疆社会治理现代化。
● 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 邹令春/文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近日,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在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调研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提高社会工作整体效能,有力服务新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好新时代新疆社会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有效整合社会工作资源,汇聚社会工作力量,提高社会工作整体效能,有力服务新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深刻认识加强新疆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扛牢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政治责任
加强新疆社会工作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给社会工作带来新的问题;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更高,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给社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课题;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社会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加强社会工作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以新疆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加强新疆社会工作是更好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加强社会工作有利于了解全区各族群众意愿、征求各族群众意见、倾听各族群众呼声、汇聚各族群众智慧,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转化为自治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让社会治理过程人民群众参与、成效人民群众评判、成果人民群众共享,进一步巩固党在新疆的执政根基。
加强新疆社会工作是凝聚社会力量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我国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是一个多线程改革的复合体,通过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局面。当前,新疆各类社会群体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渠道和载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解决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加强社会工作有利于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广泛汇聚人才力量,化解社会矛盾问题,激发社会参与活力,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为促进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源泉。
坚守社会工作的政治定位,探索服务新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准确把握当前新疆社会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新疆长治久安。
找准新疆社会工作部门的职责定位。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社会工作部门在社会治理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作为党委职能部门,要发挥好统筹作用,把各方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社会治理的资源力量整合起来,提高社会治理整体效能。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注重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突出抓好社会矛盾风险前端防范化解,重点关注新就业群体、信访群体等,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分析研判,优化服务管理,保障合法权益,强化全周期动态治理、全方位依法治理、全要素智慧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凝聚做好新疆社会治理工作的强大合力。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各部门的职责各有侧重。新疆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要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自身职能职责,积极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单位共同把工作做好。要提升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工作者等各类社会力量的责任感,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更好地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以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上系统施力。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策和固本之举,坚持补短板、填空白与提质量、强功能并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做好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完善村(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的建设,协同推进优质服务“七下乡村”“八进社区”,促进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向基层倾斜、向南疆倾斜。清理规范村(社区)机制牌子,推行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持续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因地制宜推进城中村、边境村、山区牧区矿区、城乡接合部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及农村地区重点难点问题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效提升治理服务水平。
在持续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上创新发力。新兴领域一头连着经济繁荣,一头连着社会稳定。要持续优化“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加快推进行业党组织组建,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园区(开发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属地管理的新兴领域党建格局。突出抓重点组织、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新就业群体,针对新兴领域特点,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坚持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同步推进,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同向发力。深入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升三年行动和“一起益企”“整园升级赋能”计划,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引导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和群体在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持续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上绵绵用力。社会工作也是群众工作,联系群众密切、服务群众直接。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找准信访工作融入社会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积极探索创新相关制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更多力量向基层下沉、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坚持问计于民,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做好信访渠道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指导,健全工作制度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聚焦“一老一小”和新就业群体,指导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开展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创新激励褒奖措施,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分层分级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培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