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兵团第十二师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金春华
主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司法服务正悄然发生变化。法官工作室进驻社区,法律咨询很方便,一场以“三依三融三建”为名的司法革新,正在重新诠释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近日,记者走进兵团第十二师中级人民法院,听党组书记、院长金春华讲述这场“家门口的法治变革”。
问:探索“三依三融三建”工作机制的初衷是什么?
答:随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和辖区经济快速发展,传统司法模式已难以应对土地流转、劳动争议、涉外经贸等新型纠纷。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法院结合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探索“三依三融三建”工作机制,尝试将司法服务嵌入基层治理网格。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推动司法力量下沉,主动融入基层党委领导下的治理格局,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问:“三依三融三建”工作机制的内涵有哪些?
答:这是我们法院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其核心内涵可概括为以下三个维度。“三依”,即依靠基层力量凝聚治理合力。一是依靠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将司法工作与基层党组织工作紧密结合;二是依靠基层调解力量,加强与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调解组织的协作联动,推动搭建线上互动网络,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三是依靠基层群众,主动倾听群众诉求,引导他们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三融”,即融合发展提升服务效能。与基层党建融合,将法院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总体布局,推动法官工作室与基层党组织互学互促;与基层治理融合,依托网络云平台与综治中心、派出所等部门协同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渠道,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与群众司法需求融合,深入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三建”,即构建体系实现长治久安。助力构建法治政府,加强与团场党委、行政机关的沟通交流,提高行政机关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助力构建基层治理体系,发挥法官工作室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指导和监督作用;助力构建和谐社区,积极开展“无讼社区/连队”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和为贵”理念。
问:机制运行以来成效如何?积累了哪些经验?
答: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实现了治理效能的“三个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提升,2024年11月以来,法官工作室累计参与或指导调解各类纠纷1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62.8%,诉讼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79%,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和法院审判压力;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派驻法官的指导培训带动“法律明白人”队伍壮大,提高了基层调解力量的工作水平,履约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群众司法满意度大幅提升,该机制运行以来,很多当事人送来了锦旗、感谢信。
在此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通过多元协作,依靠基层党组织、调解力量和人民群众,形成多元解纷合力。创新机制,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司法服务。我们也一直在深入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由“末端解纷”向“源头善治”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司法力量下沉,加强法院与基层组织的协调联动,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具有复制推广价值。
问:未来还有哪些工作计划?
答:我们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加强与基层党组织、调解组织和职工群众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凝聚解纷合力,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司法服务平台,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加强法官工作室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队伍法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