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蔡增乐
5月7日,晴。
今天,参加“新疆农信·农商银行”航拍新疆大型全媒体采风活动的飞手们,在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举行了首站启动仪式后,坐车出发到目的地——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5月7日,航拍的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彩南服务区一角。
车沿京新高速疾驰,驶过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时,车窗外的博格达峰与跑道上频繁起降的“银鹰”构成动静交织的现代画面。
快到目的地了,车窗两侧展开截然不同的画面:北侧,光伏板以几何美学铺陈开,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南侧,现代化工企业的银色塔罐在戈壁上勾勒出工业天际线。这条交通动脉,恰似西部发展的缩影——飞驰的车轮与静默的光伏板、工业的精密与生态的自然,在天山脚下达成动态平衡。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座从戈壁中拔节生长的工业新城,以无人矿车的轨迹为笔,以特高压电流为墨,在丝绸古道上书写着生态与工业共生的时代传奇。
我们站在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五彩湾矿区露天矿坑边缘,看到矿坑里重载卡车如钢铁巨龙列队行进,驾驶室内却空无一人。
控制室内,远程驾驶员蓝成指尖轻点,无人矿车便沿着数字轨道精准往返。“效率比人工驾驶大幅提升。”蓝成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封闭式输煤廊道如银色动脉延伸向远方,阻断了煤灰逃逸的通道。更令人惊叹的是矿旁的人工林带——矿井疏干水经处理后,通过滴灌系统化作生命之泉,滋养着榆树、梭梭与红柳的根系。这座年产千万吨的煤矿,用科技将“黑色产业”变成绿色打底。
走进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6万千瓦火电机组的轰鸣声震动着空气。这些电能将通过±1100千伏特高压线路,跨越3000多公里点亮华东的夜晚。戈壁深处的“能量心脏”,正以绿色脉动呼应着“双碳”时代的节拍。
暮色降临时,智慧路灯在准东渐次亮起,发电厂散热塔上的红色信号灯与天山雪线共舞。无人机镜头里,输电线塔划出的银色弧线连接着光伏矩阵与工业集群,无人矿车仍在矿坑中编织光的轨迹。
我一次次激动地将镜头定格,你看,这座戈壁新城显露出独特的生长纹路——既有工业齿轮咬合的锐利,又带着滴灌水珠浸润的温柔,恰是中国西部探索新型工业化的时代切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