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新疆·飞手日记丨我撞见了雪山与草原牵手
2025-06-19 11:56:43 石榴云/新疆日报

  文/图 杨军

  6月13日,作为飞手,我随“新疆农信·农商银行”航拍新疆大型全媒体采风团,奔赴哈密一区两县进行采风拍摄。哈密对我来说,是根,是魂,我在这里生活多年,也用相机记录了它十几年的模样。如今无人机带我飞到新的高度,让我亲眼见证这里的生态变化。

  清晨的巴里坤草原还蒙着薄雾,无人机的螺旋桨快速转动。镜头下,墨绿色、浅绿色、鹅黄色交织的草甸在风里轻轻摇晃,草浪里,红的、紫的、黄的野花星星点点,随着风时隐时现。成群的牛羊慢悠悠地走着,远远看去就像撒在绿毯上的珍珠,沿着蜿蜒的牧道移动。远处的雪山闪着银光,流云在蓝天里慢慢飘,这画面美得让人喘不过气。我赶紧按下快门,心里满是感慨。

mmexport1750232970541

雾锁东天山。杨军 摄

  曾经,巴里坤草原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后来,政府出台了禁牧、休牧政策。如今再来,草长高了,风吹过时,草浪一波接一波,牛羊也比以前更壮实了。

mmexport1750233072282

巴里坤草原新景。杨军 摄

  当无人机飞到新疆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这哪里还是记忆中的模样!过去,哈密仅有一座人民公园,市民在家门口找不到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如今,东西河坝两条蜿蜒的蓝色水系,在城市间穿梭流淌,河道水波荡漾,阳光洒落河面,泛起点点细碎的金光。

  当无人机攀升至200米时,视野中的绿色愈发震撼人心,宛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实的绒毯。科普植物园内,柽柳虬枝苍劲,杨树挺拔高耸,沙枣树错落生长;芦苇、芨芨草随风轻摆。曾经难得一见的白鹭、白肩雕、白鹳等珍稀动物,如今也能见到其栖息觅食的身影

mmexport1750232980229

巴里坤水库的蓑羽鹤。杨军 摄

  沿着健身步道低空飞行,步道如一条珠链,串联起“十园两广场”。亭台长廊下,晨跑的人脚步轻快,孩子们笑着追来追去,广场上音乐响起,大家跟着节奏跳舞,到处都是热闹的气息。

  哈密的街头还藏着不少惊喜。哈密市委、市政府把边角地、闲置地都利用起来,建成了27个口袋公园。这些小巧的公园就像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城市里,出门走几步就能进去坐坐、歇歇脚。

  伊吾县的幻彩湖,每次来都让我惊艳。湖水就像会变魔术的调色盘:晴天时蓝得像大海,日落时被晚霞染得绿里透红。湖边,紫色、黄色、蓝色的马莲花成片盛开,草长莺飞。围栏里的牛羊悠闲地吃草,和这美景融在一起,这就是生态保护最好的样子。

mmexport1750233005733

幻彩湖美景。杨军 摄

  哈密生态蝶变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持续发力就拿兰新铁路沿线的红旗村站附近来说,曾经这里黄沙漫天,风沙大时连窗户都不敢开。但治沙人没被吓倒,他们弯腰用麦草扎成方格,一格一格在荒漠铺开。如今再去看,那些草方格早已长出梭梭、柽柳,连成一片,风吹过时枝叶沙沙响,牢牢挡住了风沙。

mmexport1750233084284

防风固沙草方格。杨军 摄

  拍摄结束,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我心里无比感慨。从草原变绿,到城市添彩,再到沙漠变绿洲,每一处变化都藏着太多人的心血。政府想办法、出政策,治沙人风吹日晒、默默坚持,老百姓也积极配合。这一点一滴的努力,才让哈密有了今天的模样。

  我庆幸能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变化,也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哈密的美,一起守护这片土地。因为这里的每一抹绿,都连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愿东天山脚下的这份绿色脉动,永远鲜活、充满生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整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梁丽]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