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李嘉妮报道)6月18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哈合作中心”),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每天在20米外工作的保安拜依阿力,却从未进去感受过那份喧嚣。
“听说里面有免税区、中国文化馆,既能买买买又能逛吃游。”拜依阿力说,自己对中哈合作中心的了解,大多来自停车场里游客们上下车时的聊天,那些只言片语让他对里面充满好奇。
“有机会了,一定要和家人一起进去转转。”拜依阿力说,对他而言,自己指挥的车辆越多,意味着这里的旅游越红火,就越能见证新疆边境从曾经偏远的边关到如今经济热土的华丽蜕变。
蜕变,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也推动着他不断向前。
“倒!倒!倒!”
“您是停车还是出去?”
高峰期时,这些简单的常用语,拜依阿力平均每7秒就会说一次。
拜依阿力在停车场指挥交通。本人供图
烈日炙烤下的室外停车场,空气在33摄氏度的高温里扭曲蒸腾。停车场路口,拜依阿力吹哨、快速挥动手臂,黑色制服后背洇出大片汗渍。每有车辆停下,他便快步走到车旁,弯腰探头,询问司机有无诉求。
拜依阿力原是霍尔果斯市莫乎尔牧场的牧民,前几年听闻中哈合作中心游客众多,便来碰运气,之后找了份合作中心旁停车场保安工作。
引导车辆、巡逻检查、维护秩序、处理突发事件……几乎停车场内发生的事他都要及时协调处理。
“我走路速度很快。”拜依阿力笑着说,“在这儿待久了,步子慢不下来。”
近年来,霍尔果斯的发展如疾驰列车,拜依阿力也在这快节奏中,以自己的方式,与这座城市一同快步前进。
刚开始巡逻一圈要20分钟,如今15分钟就能搞定。说着,他左手擦汗,右手拿口哨指向远处大巴:“你看,那边又来车了,慢了可不行。”
“倒!倒!倒!”拜依阿力的声音再次响起,与游客们向前走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拜依阿力用一声声“倒”,为游客们的便利保驾护航;而那些步履匆匆走进中哈合作中心的游客,又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回忆离开。
一“倒”一“快步”,一“前”一“畅游”,他们一同见证着边关不再是遥远的边缘,推动着霍尔果斯这座边境小城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