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万里行·遇见丨被改造的“传家宝”
2025-06-21 12:46:51 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罐口直径16.5厘米的紫砂陶罐、8公斤重的大石球、细如牛毛的针灸针……这些都是巴晓峰的治疗器械,紫砂陶罐还是经他改造的“传家宝”。

  巴晓峰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数不多的锡伯族传统治疗按摩师,他的店开在县城,每天都有十几位患者前来诊疗。巴晓峰的诊疗除了传统中医推拿、针灸外,更多的是“谭斯勒么比”疗法。

  “谭斯勒么比”是锡伯语的音译,是拔火罐的意思。和传统中医拔火罐不同的是,巴晓峰所用的火罐体积大、拔罐时间短。第一次让他拔火罐的患者看到罐口直径16.5厘米、高30厘米,像坛子一样的火罐,都会有一些担心:“这个真的是用来拔火罐的吗?”

巴晓峰用罐口直径16.5厘米的大罐给患者拔火罐。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摄

  “这是我改良的‘传家宝’。”巴晓峰自豪地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巴晓峰的爷爷从外地举家搬迁至如今的察布查尔。因战乱年代物资受限,爷爷仅带了两样物品:一件是其祖母用过的陶罐,另一件是一鼎香炉。

  巴晓峰不知道这个陶罐是从什么年代传下来的,但他知道这是拔罐用的器皿。据爷爷讲述,古代锡伯族先民在长期狩猎与农耕生产中,因面临严寒气候与频发创伤的生存挑战,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医术。这其中就包括拔火罐疗法,对感冒、咳嗽、腰痛、急性胃肠炎等常见病有很好的疗效。

  长大后,巴晓峰从父亲那里学到了锡伯族拔火罐传统疗法,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按摩推拿店。后来,他发现家传的陶罐太重了,而且陶罐的透气孔较大,拔火罐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2015年,他将家传陶罐带到了江苏省宜兴市,基于家传陶罐的设计,制作了100个紫砂陶罐,并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

  回到县里后,巴晓峰就开始用这套紫砂陶罐给患者拔火罐,为很多人消除了病痛。如今,他的推拿店墙上仍悬挂着患者馈赠的锦旗与书法作品,这些物件无声见证着传统医术的疗效与医患间的情谊。

巴晓峰用重达8公斤的大石球给患者做治疗。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摄

  除了改良火罐,巴晓峰还自制了一个重达8公斤的大石球,给患者进行推拿。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石球,它不仅可以在推拿过程中增加力度,还能更加贴合颈椎、肩部等部位的人体构造,让受力更均匀,达到更好推拿效果。”巴晓峰一边为患者推拿,一边对记者说。

  巴晓峰在钻研医术的同时致力于传习授业,关学红既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徒弟。没有患者的时候,巴晓峰常常给她讲解锡伯族民间医药文化、“谭斯勒么比”疗法的关键点,关学红也会将自己的针灸方法讲给巴晓峰听。

  在锡伯族的谚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火罐、缝衣针、扁石头都是他们离不开的大夫。如今,巴晓峰把这三样都用到了自己的推拿治疗过程中。未来,他还有更多打算:“我想继续深入研究锡伯族医药学,让各族群众都能保持健康体魄,用传统医术守护人民健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高泽斌]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