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一小时,可以吃一顿丰盛午餐,可以看一集精彩的电视剧,也可以是呼图壁县人民法院法官化解一场纠纷的时间。
“双方对调解方案有无异议?没有的话我宣布调解结束。”近日,在呼图壁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呼图壁县综治中心”),呼图壁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叶尔森借助视频调解平台,成功调解一起异地离婚纠纷案件,前后仅用了1个小时。
据介绍,案件当事人需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双方身处不同省份,线下调解存在诸多不便。得知呼图壁县综治中心有法院入驻,且能提供线上调解服务,当事人主动申请调解。调解当日,叶尔森与人民调解员通过视频连线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在线签署了财产分割协议。
6月25日,呼图壁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法官正和一名当事人沟通。周静静摄
上述案例解决过程,生动展现了呼图壁县人民法院入驻呼图壁县综治中心后,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效。呼图壁县综治中心于今年4月7日正式运行,设有纠纷化解、法律咨询、诉讼服务等10余个窗口,推行群众诉求“一揽子”收集、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治安风险“一体化”防控,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确保每一项诉求有人办、依法办。
呼图壁县综治中心刚刚成立,呼图壁县人民法院就第一时间入驻,旨在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我们通过资源整合、职能联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呼图壁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夏翔说。
“我院派了专业法官和调解员进驻,对适宜调解的案件优先引导至中心调解平台,联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力量,促成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夏翔介绍,调解成功的案件可当场申请司法确认,赋予法律效力;调解不成的,无缝衔接诉讼程序,降低群众解纷成本。
今年6月,阿某与交易对象因买卖合同履行问题产生分歧,多次协商未果,遂来到综治中心申请调解。入驻综治中心的法院调解员、法官助理迅速介入,深入了解纠纷详情,为人民调解员提供专业的法律分析和调解思路,共同制定合理的调解方案,促成阿某和交易对象达成调解协议。
“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阿某说,为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法官助理指导他和交易对象申请司法确认,法院依法审查了调解协议,作出司法确认裁定,“司法确认和判决书一样管用,还不收费。”
“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标的额不大的民事案件、婚姻家庭纠纷,分流进诉前调解阶段,开展靶向调处。”呼图壁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芳说,法院在调解阶段完成财产保全,启动审评鉴定程序,这种“诉前鉴定+调解”模式,能减轻群众诉累,缓解法院办案压力。
以往,当事人因对损害程度、因果关系等专业问题存在争议,往往在诉讼中才启动评审鉴定程序,从而导致审理周期延长、矛盾化解滞后。
“对于不能调解的矛盾纠纷,我们会依法将其快速导入诉讼程序。”李芳介绍,针对已诉案件,综治中心集成区分涉诉地域、责任单位2日内移送转办,责任单位、调解组织30日内调解反馈,实现层级滤化。
为科学确定繁简标准,呼图壁县人民法院联合公安、检察、司法行政部门制发《呼图壁县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分类办理实施意见》等制度,明确了案件分配规则,结合执行案件标的额及查控、执行措施的多寡设置四类执行分工,构建全领域快审快结机制。
同时,推进“门诊式”庭审,对案情简单、事情清楚明了、标的额较小的民间借贷、离婚纠纷、金融借款纠纷、交通事故、劳务纠纷等案件类型制作“要素式”庭审模板与工作指引,直击争议要素,简化审理流程。
“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我们的审判工作提速增效,用30%审判力量审理执行了70%简单案件。”呼图壁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马国栋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