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坚持问题导向 务实高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023-10-19 18:58:20 石榴云

  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艾尼瓦尔·吐尔逊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喀什地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完整准确全面领会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丰富内涵,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部署要求,为扎实推进美丽新疆建设作出喀什贡献。

  一、坚持改革破题,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坚持把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对标“一规划两纲要”内容要求,研究制定细化落实方案、责任分解方案。对照依法治疆工作部署和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地区法治建设、安全生产、粮食安全、经济运行和党风廉政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健全述法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前“第一议题”、专题学法等制度,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均达到100%,有力促进了各级党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凭经验想当然办事和习惯于行政命令解决问题的现象大幅减少。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重点优化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和应急管理等政府职能,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扎实开展诚信政府建设,调整优化建设项目16大类、37小类环评告知承诺制度,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3批次、3369项,扎实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如期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程建设项目交易实现全过程电子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瞄准自治区研究部署的14个重点领域,确保如期完成58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全面落实自治区“科技创新26条”,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34个,新增授权专利同比增长26%,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日益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扎实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各类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实业、提升质量,力争国有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均增长10%以上。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普遍落实“非禁即入”,清理规范34家地直单位3702项权责事项,全面实行清单之外无审批、流程之外无环节、指南之外无材料。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部门进驻率达100%,各族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现代化政务服务带来的便捷高效。

  二、坚持一严到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严格落实“三项制度”。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突出解决多头、多层和重复执法问题,稳妥有序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32项行政执法事项下放给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公示注重解决事后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问题,执法全过程记录重点解决音像记录的规范性和普及率问题,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注重解决队伍建设和审核水平的问题。对32个行政执法部门3386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178项包容免罚事项全面进行审核备案;对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生态环保、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违法犯罪问题,重拳出击、坚决纠治,切实让各族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

  严格全环节公正司法。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涉嫌犯罪案件主动移送率达100%;全面落实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按期办复率达100%。加快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持续提升执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严禁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上半年全地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同比增长18.56%,一审败诉率同比下降了24.8个百分点。推动实现行政复议“案统一管、案统一办”,从根本上解决了管辖权分散导致各族群众“来回跑”和复议机关“相互推”的问题。推动司法力量、法律服务向基层倾斜,配齐配全乡镇司法所长、助理员和村级司法专干、协理员,切实让各族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坚持每月开展1次法治政府专项督察,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80条,发布政务动态2469条,妥善办结各类平台留言2800余条,始终保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持系统发力,优化提升服务环境

  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深化推进“接诉即办”机制,稳定实现“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通率98.5%以上、办结率99.1%以上、满意度达97.4%。全力实施“一网通办”,569个行业部门进驻自治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512个依申请类事项落户政务大厅;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落实“减证便民”措施,逐步推进“就近办、家门口办”,累计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145件,清理规范审批中介事项10部门52项,清理并废止证明事项394项,各类经营主体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采取“1+1+3”的模式,全面落实条例、扎实推进三年行动、配套推出20余个细化方案。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培优工程和经营主体倍增行动,认真落实地县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商协会)工作机制,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营主体总量和新增量均位居全疆第2。突出抓好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建立“政关企”联席会议制度,持续优化7*24小时便利通关手续,取消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不断开通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货运包机”等多形式跨境物流模式,推动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和增速均位居全疆前三。

  优化提升法治环境。深入开展“三信工程”创建评定,探索试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涉企服务、惠企政策落实等,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治理,严厉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正确处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坚决杜绝“一关了之”“一罚了之”等简单做法。主动把企业清欠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主题教育“办实事、解民忧”的重要任务,依法有序推进化解。

  四、坚持法治思维,用心解决民生难题

  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强化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的援助支持力度,挂牌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工作站190个、工作室2835个,向各族群众悉心提供法律咨询2.6万余次;聘请3230名机关单位和村级法律顾问,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000余件,群众依法办事、用法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

  依法妥善解决矛盾。统筹优化整合力量资源,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立全方位解决群众困难诉求的长效机制,实现诉求承办有序、工作无缝对接、解决问题及时高效。学习借鉴“浦江经验”“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行政裁决化解民事纠纷“分流阀”作用,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结合基层大宣讲活动化解各族群众困难诉求1.25万余件。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高质量推进“八五”普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精心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等各类宣传培训活动8.9万场1260万人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自觉日益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范朝霞]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