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乌鲁木齐的南美白对虾这样蹦上餐桌
2023-09-23 21:53:46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隋云雁报道)提起抄网,肥美的南美白对虾在网中蹦跳,王敬辉和一名员工合力把虾倒进虾笼,上秤称重,再把虾笼抬上车,然后又下塘起第二网……一早上的时间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

  南美白对虾是原产于南美洲沿海地区的海虾,由于适应性强,经过淡水驯化及养殖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推广的养殖新品种。

  王敬辉的虾塘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协标工村。这个村是乌鲁木齐市最早引入南美白对虾的村。王敬辉从2012年就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在米东区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成功让虾苗适应了本地水质,实现了大规模养殖。

  “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生长速度快。”9月19日,王敬辉说,让海虾适应当地的水土可不太容易。王敬辉的虾塘边有个大棚,养着虾苗,最初要把养虾苗的水调成海水的盐度,然后每天注入淡水,慢慢降低水的盐度,直到和虾塘水的盐度一致,等虾苗适应了,才能把虾苗投放到室外的大虾塘中。

  王敬辉养殖南美白对虾经历过成活率只有三成的失败,也遭遇过市场销售的困境。经过不断探索,终于把虾的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实现全程生态养殖,也渐渐打开了销路。

  因为养殖面积大、产量稳定,乌鲁木齐各大市场的水产批发商慢慢都来收购。王敬辉一边完善养虾技术,一边指导其他水产养殖户养殖南美白对虾,区域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销售市场更加稳定。

  目前,米东区已经形成了千亩以上的养殖水面,不仅成为助农增收的养殖新项目,也形成一条从对虾虾苗淡化、饲料供应、病害防治到产品销售的对虾产业链。王敬辉也成了米东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员。

  养鱼养虾事事都要亲力亲为,王敬辉每天都穿上水裤下塘干活。收获时节的辛苦难以想象——每天凌晨3点开始起网捞虾装车,4之前完成装车,送往各大市场,赶在5前进入市场。而王敬辉还要忙着虾塘里的各种活儿,直到下午七八点才能休息,第二天凌晨3前又要起床干活。

  这几年,王敬辉把产业发展到了南疆,并在喀什地区养殖成功,目前他正在寻找合适的区域,准备投资进行大规模养殖。不久的将来,南美白对虾将在南疆的水塘里游来游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余若琪]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