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窝堡湖畔,迁徙鸟儿领到“身份证”
2023-11-23 21:08:43 掌上乌鲁木齐

  记者 贾梦妍 通讯员 吾买尔江·吾布力卡司木

  11月22日中午,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柴窝堡湿地显得有些热闹,鸟儿或翱翔或觅食,其中一只迁徙而来的叽喳柳莺,在这里获得了一张鸟类环志“身份证”。

工作人员为鸟儿做环志工作,为它挂上专属“身份证”。受访者供图

  鸟类环志是什么?

  鸟类环志是指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环志工作人员将带有国家统一编号的金属环套在落入挡网的鸟儿小腿部或颈部、翅部,记录编号信息后将其放飞。未来,如果世界上任何一个环志中心收回了这只鸟,通过这个金属环就能解读出这只鸟的迁徙时间、路线、停歇地、繁殖地等重要信息,得到一张鸟类迁徙的“秘密地图”。简单来说,就是给鸟儿办一张“身份证”。

  鸟类环志有何意义?

  据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王维俊说,首先在于了解和观测鸟类,从而为其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还能对禽类重大疾病的发生预警。进行环志的同时,会有专门研究机构给鸟进行羽毛、粪便、血液的检测,检测鸟身上是否携带流感病毒;环志工作中也会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死亡的鸟类,为重大疾病预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人类可以不断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

  这只鸟儿能在柴窝堡湖领到“身份证”,源于王维俊参加了2023年秋季全国鸟类环志培训班。在达坂城区,一共两名工作人员通过培训,取得了环志工作资质,也就是说,每年,他们将可以在柴窝堡湖湿地开展环志工作,为更多鸟儿发放“身份证”。

  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45公里处的柴窝堡湖湿地,被天山南面的天格尔峰和北面的博格达峰环抱,坐拥乌鲁木齐市周边最大的淡水湖——柴窝堡湖,是乌鲁木齐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蓄洪防旱的“绿肾”和“绿肺”,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家园。

  伴随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以鸟类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在湖畔、湿地频频“亮相”,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在达坂城柴窝堡落户安家、繁衍生息。

  据统计,柴窝堡湖区域分布的野生脊椎动物共有5纲32目69科252种,2023年调查的野生动物有斑鸠、雀鹰、红隼、赤麻鸭、大山雀、灰蓝山雀、小苇莺、原鸽、鹅喉羚等。

  “环志工作伴随鸟类的迁徙进行,主要在春秋两季。秋季以燕雀类、鸻鹬类的环志为主,春季主要环志雀形目的小型鸟类。”王维俊告诉记者,此前,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鸟类保护工作者一起在柴窝堡湖周围布设了挡网,等着鸟儿“投网”。

  王维俊告诉记者,环志过程并不复杂,对于落入挡网的鸟类,他们将带有国家统一编号的金属环,套在鸟儿小腿部或颈部、翅部,记录编号信息后便将其放飞。

  “未来,如果世界上任何一个环志中心收回了这只鸟,通过这个金属环就能解读出这只鸟的迁徙时间、路线、停歇地、繁殖地等重要信息,得到一张鸟类迁徙的‘秘密地图’。”王维俊说。

  据了解,我国的鸟类环志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听老一辈说,你不可能在一年的鸟类环志过程中,就认识所有的鸟类,鸟类环志的过程,就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必须通过不断的积累来了解自然、适应自然。” 今年是王维俊在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从事鸟类保护工作的第6年,但环志工作中,他还是个新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年11月是全国“野生动物宣传月”,每年依托柴窝堡湖湿地资源,达坂城区都会开展大量科普、宣讲等工作,今年,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计划在宣讲动物保护的基础上,加入对鸟类环志工作的科普,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鸟类的行列,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近年来,伴随《乌鲁木齐市湿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等的出台,乌鲁木齐市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政策体系,鸟类保护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刘颖]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