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 (记者 郭倩报道)“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全屋清洁,这种互助模式既暖心又实用!”5月6日,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喀什东路街道铁桥社区服务大厅,居民刘丽娟用积攒的260个志愿服务积分,成功兑换了专业深度保洁服务。
5月6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紫煜臻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在居民刘丽娟家进行保洁服务。文雪雪 摄
志愿服务是基层治理的“润滑剂”,以往居民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大多是单向付出,如何让爱心“循环”起来?铁桥社区推出了“时间银行+微心愿”模式。
当日10时,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刘丽娟的兑换申请后,立即联动物业派出专业团队。清洁人员携带高温蒸汽机、专业吸尘器等设备,对厨房油污、卫生间水垢、家具边角等进行全方位深度清洁。经过三小时作业,刘丽娟家中焕然一新。“既解决了家务困扰,又能持续参与社区服务,这种循环机制特别有意义。”刘丽娟说。
铁桥社区党委书记王亮介绍,该机制依托“智高新”数字应用平台,构建“服务—存储—兑换—服务”闭环体系。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积累积分,可兑换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及物业保洁等八大类服务。目前平台已注册专业志愿者58人,涵盖律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群体,形成“专业服务+生活服务”双向兑换网络。
“微心愿墙收集的不仅是需求,更是社区治理的智慧。”社区工作人员展示着平台上实时更新的心愿清单:婚姻家庭调解、失业心理疏导、家电维修等。针对这些需求,社区联合辖区律所、心理咨询机构组建专业团队,同时与物业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将20项生活服务纳入兑换清单。
该机制创造了多方共赢局面:居民刘丽娟是一名律师,她为居民解决家庭财产纠纷后,用积分兑换了两次深度保洁;心理咨询师李笑笑完成心理疏导服务后享受了家电清洁;居民王杰通过协助社区活动宣传累计积分,兑换了法律咨询服务。
新疆城建物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这种双向服务打破了传统单向帮扶模式,让专业价值和生活需求产生化学反应。该模式实施三个月来,物业的服务满意度大大提升。
“我们正着手开发积分跨社区流通功能,让爱心服务突破地域限制。”王亮说,下一步将对接更多商业资源,拓展积分应用场景,打造基层治理创新样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