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华
我与鄯善县的缘分开始于2022年9月17日,在线上教学中认识了千里之外的鄯善学生,我们成了定期相见的“网友”。
2023年1月27日, 作为湖南省第十批援疆教师,我们一行五位在湖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的安排下,来到了鄯善县第二中学,学校将高三教学任务交给了我们。
这是一个艰巨的教学任务,我们必须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保证让学生在冲刺阶段得到有效的帮助。
湖南省第十批援疆教师周爱华和学生们在一起。衡阳市第十批援疆工作队供图。
我担任高三(8班)的语文老师,为快速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我挤出时间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找准教学的起点、目标和教学路径,结合班里学生的实情适当引申与拓展。
在对高考每个知识点设计对应练习时,我充分考虑每一类、每个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练习,练习题的难度、综合度和新颖度不仅要紧扣高考趋势还要符合不同学生的情况。
同时,为了提升全年级语文成绩,我牵线组织了衡阳市第一中学和鄯善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教师线上备课交流活动。每一次语文集体备课,我都会提前一周研究预定的备课内容收集相关资料,集体备课时和大家一起突破教学难点、重点。
“非思辨不高考”,在针对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概念含糊、写作杂糅不清的学情下,我先后在全校上了《聚焦作文材料,落实任务清单——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如何不跑题》的作文公开课以及《宝剑锋从磨砺出 佳篇必由“思辨”来 ——以深刻思辨成就义理之作 》的高三思辨作文专题讲座。
现在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被辜负,学生们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就拿高三(8)班来说,学生们的语文平均分由78.5分提高到92.6分。
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也发生了改变,从初次上课时课堂的“沉默是金”到后来的畅所欲言、“各执一词”,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设计自己的微课堂,声情并茂地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对所学内容的见解。
在2023年的高考中,高三(8)班学生获得喜人的成绩,全班学生52人,高考一本上线11人,二本上线32人,专科上线7人,全班升学率100%。
回首过去幸不辱使命,翘首未来仍砥砺前行。和鄯善“相识”至今,我学习到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援疆工作中,我还有很多不足要去完善,要为学生留下更多探索的空间,设计的问题要再斟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授课工作以外,在学校组织的“青蓝工程”中,我也需要多腾出时间加大和徒弟之间的交流切磋,在备课设计、课堂授课等方面对徒弟多示范、多指导,希望我们能共同进步,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教育援疆路上,需要每一位援疆教师相互信任、团结与共、凝聚合力,沉下身、静下心投入工作。我相信: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瑞麟整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