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接力南平百合扎根木垒
2025-05-20 17:19:16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初夏时节,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照壁山乡双湾村百合种植基地,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将从福建省南平市引进的百合种球栽种到地里。再过数月,这些种球上将会开出绚丽的百合花,既可作为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也可当作鲜切花供应市场,还能作为上佳的食材和药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从一颗百合种球的引种试验,到一个特色产业的渐显雏形,这个由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干部人才接续7年推动实施的特色种植项目,正从试验田走向示范园。”5月15日,南平分指挥部副指挥长余松杰感慨地说。

5月上旬,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照壁山乡双湾村村民在栽种从福建省南平市引进的观赏百合和药用百合种球。傅贤斌 摄

  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20余亩观赏百合已形成梯次花期布局的种植模式。余松杰介绍,这里种植了索邦、西伯利亚等特色品种,预计花期可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通过“订单农业+乡村旅游”双轮驱动,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最让余松杰高兴的是,在该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的百合试验田里,去年引种的20亩观赏和药用百合种球已发出新芽。水磨沟养心谷负责人周成德介绍,引种百合的难点就是种球越冬,在南平分指挥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这里试种的百合不仅夏季如期开花,还顺利度过寒冬,为当地百合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新疆农业博览园里,3000余平方米百合温室种植基地里的百合鲜切花刚销售完。2024年11月19日,来自南平市的3万颗百合种球在这里的温室大棚试种,并于今年2月陆续向市场销售鲜切花,市场反响良好。

2月24日,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新疆农业博览园‍里,从南平市引种的百合含苞待放。图片由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提供。

  至今历时7年,来自东南沿海福建省南平市的百合是如何在天山脚下的木垒扎下根?

  南平市延平区是“中国百合之乡”。经过多年发展,百合花已成为南平市鲜切花产业中的主力,产业规模巨大。

  2019年,南平分指挥部引进南平市的6个百合花品种到木垒,进行“南种北迁”试验种植,希望将南平百合培育成木垒农牧民的致富花。

  然而在2019年春季,当首批南平百合种球跨越山海落户木垒时,质疑声此起彼伏。

  “戈壁滩上能种这么娇贵的花?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地村民的担忧不无道理——木垒气候干旱,冬季寒冷,与湿润多雨的闽北气候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各种质疑,南平分指挥部干部人才与当地村干部抱着先试一试的想法,将百合引入木垒。面对气候、气温和土壤差异等挑战,两地农业技术专家联合攻关,通过改良基质配方、创新节水灌溉、培育抗逆品种等手段,逐步攻克了百合种植中的一个个难题。

  “南种北迁”难题攻克后,又一难题摆在了南平援疆干部人才面前——百合花销路问题。

  余松杰说,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等地花卉市场的经销商不会为了几亩、十几亩的百合花驱车200多公里到木垒进货。而每年试种的百合,除了吸引游客前来观花打卡,销售量始终有限。

  只有扩大种植规模,才能更好撬动市场。为此,今年南平分指挥支持木垒几个乡镇将百合种植面积扩大到80余亩,除了推广种植观赏百合,还试种了10亩食用百合。

  “今年我们种植的南平百合,预计亩产可达600至800公斤,按市场均价每公斤90元计算,亩均效益非常可观。”照壁山乡双湾村党支部书记郭常明说,连续7年在村里推广种植南平百合,如今南平百合在木垒引种并扎下根,不仅为当地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开辟了新路子,也引导着村民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新发展意识。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最初3亩试验田到如今80余亩推广示范园,从单一观赏品种到观赏食用药用多元发展,余松杰说,这条由百合花铺展开来的“芳香之路”,凝结着南平市援疆干部人才努力的智慧。

  “7年援疆路,托起木垒特色产业振兴梦,我们希望这朵百合花能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余松杰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宋雅文]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