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丨天山南麓同筑梦 鲁新齐力绘华章——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综述
2025-07-07 10:30:22 石榴云/新疆日报

  在祖国西陲的喀什大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胡杨年复一年见证着齐鲁儿女的赤诚。1997年对口援疆工作开启以来,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勒、英吉沙、岳普湖和麦盖提四县,援疆干部如胡杨般扎根边疆,用二十八载时光书写“山海相拥、同心筑梦”的壮丽诗篇。近年来,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更加注重工作潜绩和建立长效机制,确立“锚定一个目标定位、提升四项基础性工作质效、实施六项品牌工程、打造一支过硬队伍”总体工作思路,创新援疆工作理念方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有力推动了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援疆 激活南疆沃土“造血引擎”

  在英吉沙县龙甫乡,一座座拱棚在戈壁滩上拔地而起,山东百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高原红”玫瑰娇艳绽放,成功出口吉尔吉斯斯坦,开创新疆鲜切花出口先例。这项被称为“戈壁大棚”的技术,巧妙克服了当地昼夜温差大、淡水短缺的难题,让沙漠边缘长出了“致富花”。而在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标准化澳洲龙虾养殖示范基地“东虾西移”养殖试验成功,第一批龙虾10天内销售一空,为沙化土地占比近90%的县域开辟了水产养殖新路径。

在英吉沙县龙甫乡,山东农业专家指导当地群众种植玫瑰(5月16日摄)。

  山东援疆将产业培育作为核心抓手,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协同”的发展格局。农业方面,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挥水发集团有限公司、百誉农业等企业引领作用,加大果蔬、花卉、畜牧等优势农业产业扶持力度,擦亮“南疆菜篮子”和“戈壁鲜花城”名片。在产业园区建设中,完善受援四县产业园区配套设施,着力提升园区集聚效应和承载能力,吸引1340家企业落户,新疆华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就业集群,疏勒齐鲁数据服务产业园填补了南疆数据服务产业的空白。在招商引资领域,山东在19个援疆省市中,率先推动鲁新两地自贸试验区结对共建,先后举办现代农业、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会等50余场招商推介活动,落地开工项目179个、投资318亿元。2023年以来,山东省属国企在疆投资突破50亿元。

疏勒齐鲁数据服务产业园填补了南疆数据服务产业空白(2024年10月21日摄)。

  消费援疆方面,山东省“大仓东移”工程优化国内外仓储物流服务体系,新建58个“喀什好味道”销售专柜,消费援疆累计助力新疆农副产品出疆销售额超80亿元,让喀什特产通过山东枢纽走向全国市场。

  民生援疆 织牢边疆群众幸福网

  如今,疏勒县第二幼儿园的孩子们拥有了崭新的木工坊与美工坊、设施齐全的操场和游乐场,山东援疆引入的“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让边疆幼儿享受到与国内其他省份同等的学前教育资源。这是山东民生援疆的一个缩影。山东援疆坚持援疆项目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围绕医疗卫生保障、乡村振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创新实施30件惠民实事,着力解决受援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岳普湖县艾西曼镇8村小学学生在援疆教师指导下练习书法(6月26日摄)。

  在教育领域,山东省实施贯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链条帮扶,喀什第二中学和受援四县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系统打造山东援疆示范校,在组团帮扶中学设立“泰山班”,“带土移植”后方先进教学管理经验;为22所受援学校建设“希望澡堂”,保障5万名学生冷季一周一次、暖季一周两次洗上热水澡。

喀什地区中医医院援疆医生指导当地医生为患者诊疗(6月23日摄)。

  医疗援疆实现突破。南疆第一所公立中医医院——喀什地区中医医院开诊,日门诊量突破800人次。“小组团”帮扶使英吉沙县乔勒潘乡卫生院门诊量增长10倍,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省(区)市县乡远程会诊互联互通,受援四县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26%,业务收入增长28%。实施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在偏远乡镇建设县级急救副中心;实施妇幼健康“春风”工程,为受援地妇女生育全程提供保障。

  实施就业赋能工程。引进“鲁菜师傅”“阳光大姐”“梁山好‘焊’”等山东知名就业品牌到喀什地区驻点培训,“就选山东·送岗入疆”活动推动4000名务工者赴鲁就业。推动英吉沙县技工学校晋升“高级”,成立“工匠联盟”拓宽受援地青年的成才路径,让就业创业的种子在边疆生根发芽。

  文化润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英吉沙县,国学书院投入运营以来,培训宣讲受众超27万人次。近年来,山东援疆围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润德润智润心“文化三润”工程为总抓手,立足山东文化大省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文艺交流互鉴、文旅融合发展三大板块项目实施。

  山东援疆实施“国学沁润”工程,深入开展国学“五进”活动,实现受援四县国学书院、国学课堂全覆盖,近10万名师生在“国旗下讲国学”活动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疏勒县张骞纪念馆、英吉沙县国学公园等中华文化标识示范点的打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喀什大地深深扎根。

  文艺互鉴活动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灵。120多场“文化大巴扎”走进乡村,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斩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大型歌舞剧《班超》重现丝路荣光。刀郎木卡姆与吕剧跨界融合,非遗展演实现文化共鸣,两地合作创排的舞剧《疏勒之恋》等作品,将刀郎歌舞与山东秧歌巧妙融合,让文化认同在艺术交融中不断深化。

麦盖提县N39°沙漠旅游景区星空营地(6月27日摄)。

  文旅促“三交”活动蓬勃开展。“山海相约·百万山东人游喀什”系列活动带动鲁喀年度双向交流突破百万人次;济南、青岛至喀什直飞航线开通,“齐鲁之星”援疆旅游包机和专列常态化运营缩短鲁新两地时空距离;《中国国家地理·喀什增刊》的发行提升了喀什地区文旅知名度;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英吉沙县非遗小镇、麦盖提县N39°沙漠旅游景区等标志性景区的建设,让喀什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民族团结 浇灌天山南麓石榴花

  2024年春节,麦盖提县多所学校的37名师生首次到山东省日照市过年。不少学生从海边捡回贝壳放在课桌上,激励自己认真读书,将来从沙漠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山东援疆以助力培根筑基、深化重点群体交流、拓展结亲结对三项工程为抓手,深化拓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共建”等系列活动,围绕共居共学共事共乐,集中打造11个民族融合示范社区,交往交流交融覆盖面和内涵效果全面提升。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主办的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比赛现场(6月25日摄)。

  “鲁疆石榴籽”工程让1400余名喀什学子走进山东校园,开展交流活动。山东学生与喀什青少年共同参与农业劳动、志愿服务,在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2023年以来鲁喀双向交流超1万人次。885名山东援疆干部与各族群众结亲,14个省直部门、37所高校与喀什地区签订合作协议,102个强镇与受援地205个村落结对,构建起全方位的结亲结对网络。

  536名援疆干部组成的“石榴籽服务队”活跃在基层一线,送文艺、医疗、助老服务到村庄社区。“石榴花·巾帼援疆”、“最美家庭”结对等活动让文化交融的内涵通过不同方式传到心间。2024年,日照市对口支援麦盖提县工作指挥部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成为鲁新民族团结的生动见证。

  人才援疆 注入创新发展强劲动能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山东援疆紧密对接受援地人才需求,实施人才引育“繁星计划”,1301名援疆干部人才覆盖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领域,组建“小组团”“微组团”152个,将“组团式”援疆拓展到多领域。“青蓝帮扶”工程建立师徒结对1000余对,帮带培养干部人才超3万人次,“十百千万”干部素质能力提升项目每年让2000名新疆干部赴鲁深造。

  平台赋能,激活创新引擎。鲁喀交通研究院、红枣产业研究院等13个智库平台落地,喀什人才集团有限公司、鲁喀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继成立,其中鲁喀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评自治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乡村振兴 描绘戈壁绿洲美丽画卷

  在麦盖提县,连片种植的防风固沙林如绿色屏障抵御着风沙,不仅减少了风沙天气,更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年增收近4万元。

  助力乡村振兴是援疆工作的新增量,也是山东援疆的优势所在。山东援疆复制推广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施“一抓双促”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系统整治40个村庄,打造15个乡村振兴示范区,从“疆南渔村”到“田园牧歌”,受援地乡村有了“专属名片”。

  产业兴村项目亮点频现。在麦盖提县,全国面积最大的纯沙漠小麦田种上了一级小麦,4.6万亩新增耕地改写“沙进人退”的历史;英吉沙县芒辛镇打造“中国小刀之乡”,80%农户参与小刀产业发展,实现家门口就业;科技强村成果惠及农户。建设疏勒县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引进贝贝南瓜、郭牌西瓜等优良品种200余个,培训农技人员1800余名、服务农民10万余人次,为喀什地区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基因。

  二十八载援疆路,山东实现从“财力支持”到“财智并重”、从“单向支援”到“双向合作”、从“输血”到“造血”的三大转变。今日之喀什,产业筋骨更壮、民生底色更暖、文化认同更深、团结纽带更紧、人才底气更足、乡村图景更美。山东援疆将继续扛牢政治责任,以高质量援疆项目助推喀什经济社会发展,在天山南麓续写新时代的“山海情缘”,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贡献山东力量。

  (文/图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提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魏燕慧]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