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索蓉芝报道)7月7日,“红研铸魂 筑梦远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对交流研学实践活动迎来最后一天。来自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的92名青少年与龙岩市、厦门市等地的200余名学生,在闽粤大地的研学旅程中,通过文化互鉴、红色共学、科技共创,共同书写民族团结的青春篇章。
此次活动由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共青团呼图壁县委员会、呼图壁县教育局主办,新疆书香天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7月2日至7日,“红研铸魂 筑梦远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对交流研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采茶。阿依米热·图尔贡摄
在厦门科技馆的太空探索展厅,呼图壁县第五中学的学生谢日发·木沙与刚认识的朋友手牵手体验“太空漫步”,大家一起讨论新疆的天山、草原以及福建的大海,对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认知在科技体验中不断深化。
在鼓浪屿,学生们带着前几日整理的研学手账走进历史遗迹。在各国领事馆旧址前,他们自发用手机录制讲解视频:“1840年以后……”稚嫩的声音诉说着那段历史岁月。而在郑成功雕像前,一场临时组织的爱国诗词接龙活动点燃了孩子们的激情,抑扬顿挫的《少年中国说》朗诵,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在梅花山中国虎园的生态课上,当得知华南虎野外种群数量仅200余只时,学生们自发在研学手册上绘制“保护濒危动物”倡议海报。漳平南洋茶园的收官环节也充满仪式感,学生们捧着亲手炒制的茶叶,在茶农指导下封装。“结束时手要快,不然茶叶会焦。”学生们举着被茶汁染绿的手指,分享着制茶心得。这场从采摘到干燥的全流程体验,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真意。
7月7日,活动最后一天,学生们准备返回新疆。阿依米热·图尔贡摄
“从天山脚下到南海之滨,我们的校服颜色不同,但胸前的红领巾一样鲜红。”研学活动结束时,300余名学生在厦门海边埋下时空胶囊,里面装满各地特色信物与研学感悟。
“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研学之旅,让不同地域的青少年在互学互爱中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正成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春力量。”共青团呼图壁县委员会书记鲁克说。
新疆书香天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雯表示,将通过主题班会、研学手账展览等形式,把研学团在厦门科技馆感受到的先进科技、鼓浪屿聆听的历史回响、古田会议会址感悟的红色精神,以及青少年间结下的友谊故事,传递给更多孩子。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