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之路·筑梦丨让中欧班列跑得更快一些
2023-09-12 13:10:00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娜 郑卓

  中欧班列开行背后,有许多铁路人为“钢铁驼队”寻路、开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车站调度员李东,就是其中一员。

  8月31日傍晚,记者来到阿拉山口站调度指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各种线路图,屏幕下方,整齐摆放着一排排控制电脑。百余平方米的空间里,电话声、键盘声此起彼伏,口令声不绝于耳,各岗位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工作中的李东。图/采访对象提供

  “确保中欧班列安全正点开行,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李东面前的两块屏幕上,代表中欧班列运行状况的各色线条交错,不断有光点闪烁。屏幕脚下有部电话,用来与各生产岗点保持联系,他不时点击鼠标和键盘,差不多每两三分钟,就要接打一次电话,一个个指令从这里传向多个岗位。

  调度指挥中心好比火车站的“神经中枢”,24小时“不打烊”,主要负责接发列车工作,每趟列车何时进出站、进哪条轨道、停站多久、哪趟列车要待避等,都要通过这个中心来指挥调度。李东和同事5人一组,12小时一班岗。每个班,仅李东一人,就要操控鼠标2000余次,接听拨打电话100余次,布置下达计划近200次。

  在阿拉山口站干了22年调度工作,李东见证了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日趋完善。“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载体的发展历程。

  2011年3月19日,中欧班列首次全程运行,从重庆团结村始发,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全程运行16天,顺利抵达欧洲最大河港——德国杜伊斯堡市。

  这趟班列抵达阿拉山口站时正值深夜,李东那天恰好当班,此前,他虽然知道班列要来,但没想到不足10天就从重庆来到阿拉山口。带着激动和自豪的心情,李东发出调度指令,将班列接入阿拉山口站四道。从那以后,他开始留意中欧班列运行情况,不断思考怎样通过科学调度指挥助力中欧班列提升运输效率。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和沿线国家的联系愈发紧密。在阿拉山口站,中欧班列从开行之初每月通行3.5列增至如今日均通行18列,通行的线路累计达111条,通达德国、波兰等21个国家。货物运输从“重去空回”到“重去重回”,搭载的货物如今涉及汽车及配件、棉纱、木材等八大类200余种。

  李东编制的中欧班列日班计划,最能体现这些变化。2013年到现在,中欧班列日均接发量增长了150多倍,最繁忙时一天接发班列超过25列。日益增加的工作量让李东养成“充分预想”的习惯,编制每一批调车作业计划前,他都要尽可能规避各种重复作业问题,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取送作业,使中欧班列快速有序开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一列列疾驰的中欧班列跨越高山、江海、沙漠,快捷连通欧亚大陆,助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

  李东介绍,今年以来,阿拉山口站通过加强调度指挥,细化运输管理,精准推算车流,紧盯装卸车、取送车、接发车、车辆编组等关键指标,动态调整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压缩非作业时间,提高现场作业效率,有力保障了国际联运大通的道持续稳定畅通。

  “透过中欧班列蓬勃发展,能感受到我们国家在日益强大,深感自豪。”李东说,他和单位几百名同事,虽然都从事各个工种,工作方式不一样,但大家的目标都一致,那就是努力让中欧班列开行得更加顺畅,让班列跑得更快一些。

  相关新闻

  奔腾之路·行吟丨满城尽是“跨境商”

  奔腾之路·对谈丨奋力打造向西开放前沿枢纽——访阿拉山口市党委副书记、综保区党工委副书记李琛林

  奔腾之路·手记丨阿拉山口乘风而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张琴]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