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口岸看新疆丨听“口岸通”讲述历史 见证发展带来新变化
2023-11-15 15:16:31 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陆地边境线长达5700多公里,与八个国家接壤,有18个对外开放口岸,是中国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今天的系列报道《走进口岸看新疆》,一起去乌鲁木齐市和塔城市,看看口岸给城市和人们带来的变化。

  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

  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部的地窝堡国际机场是该市唯一正式对外开放的航空口岸,在经历了三次改扩建工程后,2019年,第四次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目前,整个项目的主体已经完工。那么,改扩建工程有哪些亮点?建成后会给机场的运力带来哪些变化?

  目前进入到冬季,虽然乌鲁木齐室外温度在一天天下降,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的航站楼建设区域,整个工程进度依旧是有序在推进,工人们也在对航站楼区域的内外装修、机电等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从项目效果图上可以看到,整个航站楼的造型非常大气、现代,也融入了很多新疆元素。比如它整个外观以新疆天山为设计灵感,屋顶像连绵不绝的山丘,线条设计融入丝绸之路理念,看起来非常灵动、优美。新建的航站楼一共有四层,旅客可以在这里自由的换乘任何一种交通工具。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停机坪,粗略计算一下,平均每2分钟左右,就会有一架飞机降落或起飞。改造建成后届时旅客吞吐量能达到4800万人次,是现在的2倍,货邮吞吐量达到55万吨。同时,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也将带动巴克图等陆路口岸货运与航空货运有效衔接。据了解,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将于2024年完工。

  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兴

  除了不断拓展空中通道,新疆也在大力推进陆路口岸的建设。位于塔城市的巴克图口岸连接着我国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向西开放,联通中亚的重要窗口。早在200多年前,丝绸、棉布、茶叶、活畜就在此交换、互通。如今,从巴克图口岸出口、进口的货物越来越多,更有企业把工厂开在了这里,巴克图口岸正释放着全新的活力。

  从新疆塔城市区前往巴克图口岸的双层巴士,整个车程只需要20分钟,而且每半个小时就会往返一趟。

  巴克图整个口岸的面积是1平方公里,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随着中哈免签政策的实施,来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游客来这里的第一站除了在国门拍照留念外,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边民互市。

  巴克图口岸的中哈边民互市一共有68间商铺,10多个国家的各类商品在这里云集。在这不仅可以买到俄罗斯的饼干,还有大马哈鱼,还有哈萨克斯坦的糖果和巧克力。

  在边民互市的旁边,就能看到巴克图口岸最繁忙的景象,出入境的车辆在这里排起了长队,这有一辆车上拉的就是从哈萨克斯坦运过来的葵花籽,这些葵花籽会被运送到口岸旁边的一家榨油厂,检验合格后就会上生产线进行加工。经过清洗、筛选、剥壳等一系列的程序后,一罐罐葵花籽油就可以运送到全国各地。而这里每天可以生产100多吨的葵花籽油。

  巴克图口岸更是全国首个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而且是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双方都是绿色通道,通关时间也从最早的3天时间,缩短至现在的半个多小时,便捷的仓储物流和日渐完善的通关条件,让这里农副产品的出口量快速提升。

  这些正在卸车入库的是刚刚从河北运过来的2800多箱鸭梨。而在它旁边的冷库里装的是从福建运过来的柚子、陕西运过来的猕猴桃,它们即将被装车运往俄罗斯。每天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在这里集结等待出口。而每天在这里出口的农副产品能达到200多吨。

  因口岸而建,因口岸而兴,依托口岸,在它的周边还建设起了新疆首个、全国第九个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目前已经入驻60多家企业。

  这里生产的风机叶片长度是84米,按正常的标准,相当于24层楼的高度,仅今年上半年,这里就向哈萨克斯坦出口了51支风机叶片。

  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巴克图口岸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巴克图口岸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共同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口岸通”讲述历史 见证变化发展

  在新疆塔城市,一位名叫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的老人,花了40多年的时间,收集了500多张关于巴克图口岸的历史照片,10多万张剪报。因此,他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口岸通”。如今,67岁的他仍在给大家讲述巴克图口岸的历史,见证变化。

  正在给巴克图口岸工作人员讲课的就是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作为土生土长的塔城人,巴克图口岸的退休人员,他对家乡和口岸有着深厚的感情。

  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我曾经在口岸上工作过20年,很多的人说我是“口岸通”,“口岸通”我也谈不上,但是对口岸的历史发展有所了解。我认为这是对我的一个荣誉,我就每天把有用的东西剪下来,贴到A3纸上以后我分类,装到我的夹子上,我收集了很多有关巴克图口岸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2015年,退休后的阿地里在朋友的帮助下,建立了他的博物馆,里面摆满了关于巴克图口岸的照片、简报、书籍,现在博物馆还成了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

  这张拍摄于1990年10月1日的照片,是阿地里从当地一位老人手里找到的,可以看到当时两根简单的柱子搭建成了巴克图口岸。而从1995年5月拍摄的巴克图口岸旅检大厅投入使用时的照片,可以看到,口岸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今年11月3日拍的照片显示,巴克图口岸周边建设了不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尽管阿地里的腿脚有些不便,但他每天都会坚持来博物馆给大家做讲解员,从塔城的历史到民族团结,到巴克图口岸的历史与发展。

  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这个口岸近十年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十年以后我们发展得非常快,对方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巴赫特口岸,距我们这个巴克图口岸有800米距离。南边建设的是我们国家级的开放开发试验区建设,巴克图口岸十年以来的变化可以说是很大,我也是历史的见证人。

[责任编辑:梁丽]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