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西娅报道)记者从6月14日召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暨新时代高校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研讨会获悉,今年,我区将加快推进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从教学、科研、学科、社会服务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工作进行数智化管理。
6月14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暨新时代高校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研讨会在新疆财经大学召开。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摄
近年来,我区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资源开发、数字备课、实践教学等工作。截至目前,9所学校先行先试打造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12所学校通过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全流程管理系统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加强过程管理、推动实践教学多元成果呈现。其中,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新模式,逐步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与“5+1”教学模式且已初显成效,完成自治区教改课题研究三项;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据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积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教学载体,以智慧教室、智慧平台为依托,将VR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堂。
6月5日,在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的“感悟真理的力量”沉浸式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学生体验VR视频,参观《井冈山革命纪念地》等虚拟展厅。新疆师范大学供图
“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成为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动能。”伊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充分推进新媒体新技术与传统思政工作优势相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借助由机器阅读、数字人等组成的AI工具箱,从资源开发、品牌建设、成果孵化等多个方面,深入探索校企合作、内涵发展新模式,全流程、立体式、多元化开展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系统工程。
新疆世纪超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多年致力于新疆高校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该公司思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谢鹏程表示,将聚焦“立德树人”目标,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搭建数字信息化平台,加强大数据的基层治理和综合运用效能,为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