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中国,开放新疆。
以“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10月14日在乌鲁木齐开幕。来自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08家媒体、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等机构的50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峰会,探讨媒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角色和责任,共商如何更好讲好世界现代化建设的故事,推动全球共同发展。
此次峰会既是全球传媒界的盛大聚会,也是实地了解中国新疆的重要窗口。
15日至17日,应邀出席峰会的外国嘉宾代表走进大美新疆多地。在天山南北,欣赏旖旎的自然风光、体验灿烂的中华文明、感受澎湃的发展律动,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他们盛赞“新疆的发展让人惊叹”“期待下次再来”。
“让大家认识一个真实、开放、美好的新疆”
深秋时节的新疆天山天池景区静美壮阔,色彩缤纷的风景让外国嘉宾们沉醉。
“太美了!”塞拉利昂《标准时报》副总编辑阿布·巴卡尔·卡尔博一边跟着哼唱景区播放的中文歌曲,一边拿起手机不停拍摄照片和视频。“我到过中国的许多地方,但新疆的自然风光依然让我震撼。”卡尔博说,“每次来中国都有新发现、收获新体验。”
喀赞其、六星街、伊犁街……在伊宁市,一条条百年老街,从传统特色美食到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游客流连忘返。
伊宁具有地域特色的老建筑和居民庭院,深深吸引了希腊《论坛报》助理执行编辑伊奥安娜-玛丽亚·皮埃里:“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很喜欢伊犁老城的建筑。”
2024年10月15日,外国嘉宾在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参访。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这里的美丽超乎想象”“这是一个适合度假的地方”“我希望能带家人一起来”……外国嘉宾表示,会把自己参访新疆的照片、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将这段难忘经历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认识一个真实、开放、美好的新疆”。
“看到了中国政府对文化传承与保护所付出的努力”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新疆荟萃东西方文化,留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吐鲁番博物馆,一件件精美馆藏联结过去与现在,外国嘉宾们漫溯其间,领略文明交融之美。
“在新疆,各民族的人们在此相聚、和谐生活,令人羡慕。”参观了吐鲁番博物馆,波兰信息社记者马克西米利安·马纳斯特斯基说,波兰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新疆也是联通中外的窗口,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正在构思一篇文章,把这几天参加世界媒体峰会和在吐鲁番的参访见闻与思考写下来,向波兰读者详细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
文明相通,是不少外国嘉宾在参访中的共同感受。
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的龟兹文化乐器展示中心,当伊朗迈赫尔媒体集团总经理穆罕默德·迈赫迪·拉赫马提看到新疆手鼓后,兴奋地掏出手机,向大家展示伊朗民众拍着手鼓、载歌载舞的视频。
“看,这是伊朗的手鼓,样子和这里的手鼓很像。”拉赫马提情不自禁地向大家讲解乐器的演奏方法。“这是古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据,文明的交融与共鸣让我很享受这次参观。”
2024年10月15日,外国嘉宾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参访。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对文化传承与保护所付出的努力。”在黎巴嫩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瓦里夫·库迈哈看来,这不仅是保护,更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以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体现出中国政府的治理智慧。
“未来更多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作为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去年,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投产,开创绿氢炼化新路径。
“这是中国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赞比亚国家广播公司在线新闻媒体负责人乔舒亚·艾萨克·杰雷参观后不禁点赞。
今年9月,中国和赞比亚相关企业在北京签署了多项新能源合作协议,包括在赞比亚开展的1万个屋顶光伏项目。“赞比亚存在供电不足的情况,也有树木乱砍滥伐的环境危机,类似这样的能源项目会在赞比亚产生积极影响。”杰雷说。
2024年10月16日,外国嘉宾在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的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今年1月,中国同瑙鲁复交。托马认为,这为两国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我们会鼓励更多的瑙鲁媒体和记者关注中国、报道中国。”
秘鲁出版集团董事会主席雨果·戴维·阿吉雷·卡斯坦尼达感慨:“经过30多个小时的飞行后,我在新疆看到了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以及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景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的发展模式值得秘鲁及其他拉美国家学习借鉴,未来更多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走进新疆、了解新疆。期待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读懂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策划:陈芳
记者:范思翔、冯歆然、齐琪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