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石鑫报道)3月5日,随着750千伏GIS厂房内最后一台重达3吨的套管设备精准吊装完成,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的建设迎来关键里程碑——历经110天日夜奋战,站内2183个GIS设备单元全部完成安装。这标志着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工程(以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的新疆送端站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系统调试及工程顺利投运筑牢根基。
3月5日,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750千伏GIS设备安装现场,工人对设备进行调试。张灵军 摄
GIS设备,全称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堪称换流站的“核心枢纽”。它把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关键电器元件巧妙集成在金属封闭的SF6(六氟化硫)气室内,形成一个个高度集成的模块化单元。其绝缘强度超空气3倍之多,还具备出色的抗风沙、抗盐雾性能,与巴里坤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完美适配。
在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里,2183个GIS设备单元有序分布在站区北侧,占据了整个换流站建设面积的近四分之一,宛如人体主动脉般,有条不紊地将周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产生的清洁能源汇聚起来,再跨越2290公里的漫长距离,输送至重庆渝北换流站,点亮山城万家灯火。
“GIS设备安装堪称站内电气施工中难度系数最高的环节。” 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电气A包项目经理谭小刚介绍,安装时不仅要将接口的对接工艺精确到“毫米级”,还需要时刻关注安装现场的温度、湿度、无尘等其他环境要求,高峰期8个作业面同步安装,单日最高可完成40个单元安装。
面对换流站所在地冬季极寒、沙尘频发的恶劣环境,建设单位采用“两班倒、连轴转”24小时工作模式,组织120余名技术人员轮番作业。
据悉,此次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全站GIS设备安装的圆满完成,意味着该换流站电气施工全面进入攻坚冲刺阶段。按照建设计划,今年6月该换流站将实现双极低端投运,年底达成双极高端投运目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