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蔡增乐摄影报道)晨光初绽,车轮碾过216国道的苍茫,戈壁的风裹挟着千年驼铃的回响,仿佛将历史的褶皱一寸寸熨平。从北屯的屯垦号子到北庭的唐风遗韵,这条古道在新时代的经纬中重焕生机,七十载光阴沉淀为大地深处的年轮。7月2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踏上这段时空交叠的征程,在古道烽烟与新城霓虹之间,触摸边疆大地沧桑巨变的脉搏。
7月2日,采访车辆驶过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清晨,采访团自北屯市启程。这座因屯垦戍边而生的年轻城市,如今已织就立体交通脉络:216国道、318省道、319省道在此交会,五大高速如银链贯穿。商贸市场林立如棋,物流网络蛛网般覆盖城乡,昔日戈壁滩上崛起的新城,正以蓬勃之姿跃升为北疆枢纽。农业根基之上,物流与旅游产业随交通动脉的延伸而蓬勃生长,国省道的升级与铁路网的蔓生,让“戈壁新城”蜕变为联通山河的枢纽。
7月2日,采访车辆从北富公路喀拉通克服务区驶出。
7月2日拍摄的北屯市城市新貌。
车队在广袤的大地上疾驰,窗外绿洲渐次褪为戈壁的赭色。途经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时,成群的野驴闯入镜头,蹄声惊起风沙与自然的交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奏曲在此奏响。近些年,当地以退牧还草为笔、人工增雨为墨,在沙化之地绘出生机画卷——枯草重生为绿毯,野生动物种群在湿地与草甸间悄然繁衍,生态年轮与经济齿轮啮合转动。
7月2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驴在休闲觅食。
暮色初染,吉木萨尔县轮廓渐显,这座唐代北庭都护府的旧地诉说着丝路驼队的往昔。街灯渐亮,暖黄的光晕流淌成河,古今时光在此交融,夜色如绸波光粼粼,古老文明在创新中重绽芳华。
7月2日,在吉木萨尔县拍摄的夜景。
7月2日拍摄的吉木萨尔县县城新貌。
从北屯到北庭,纵横交错的交通网不仅是地理的连线,更是边疆发展的真实写照。七十年间,公路拓宽为致富通途,生态治理保护绿水青山,文化遗产在活化中重获新生。这片土地,正以路为笔,续写着千年丝路上的不朽篇章。
【相关专题】
边关万里行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