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蔡增乐摄影报道)“我们管护着一条普通国道、两条专用公路,辖区部分路段位于山区。”7月6日,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巴里坤养护所所长邵渊博指着沙盘介绍道。管护路段降雪周期长达半年以上,面对冬季恶劣天气,养护所多措并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提升公路应急保通处置能力,确保每一段公路的安全畅通。
7月6日,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巴里坤养护所工作人员在G335线进行养护作业。
当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北线采访团队走进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巴里坤养护所,这支风雪中坚守的公路养护队伍肩负着290余公里普通国道与专用公路的养护重任,在长达半年的降雪期内,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多措并举为支撑,筑起了一道守护边疆公路畅通的钢铁长城。
7月6日,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巴里坤养护所工作人员在G335线进行路肩边坡整修。
“我们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5个民族的105名职工,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团结互助、交融共进。”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巴里坤养护所副所长王小芳说。37名党员通过“微积分”“星争创”“汇客厅”“宣红言”四个载体,将党建活力转化为养护动能,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轮驱动、同频共振。在这里,各族职工携手将“红色基因”融入每寸路基,让公路养护事业迸发出蓬勃生命力。
7月6日,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巴里坤养护所工作人员在除雪保通基地维护保养设备。
每年寒冬,除雪保通抢险队便进入“紧急状态”。冰封深夜的紧急出动、暴雪肆虐时的逆风前行,抢险队员们以“雪停路通”为目标,实施机械与人工联动作战,实时盯控车流动态,精准开展铲冰除雪。他们不仅是公路的守护者,更是群众的“暖心驿站”,危难时刻总能以最快速度开辟出“生命通道”。
7月6日,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巴里坤养护所工作人员在沙盘前进行推演。
荣誉墙上,自治区级先进集体、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文明单位”等称号熠熠生辉;技能比武场上,他们以过硬本领斩获多项行业大奖。这些荣誉背后,是巴里坤养护所“严、细、实”的工作机制:通过沙盘推演优化保畅预案、常态化储备应急物资、智慧化监测实时调度……每一项举措都筑牢了公路安全防线。
7月6日,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巴里坤养护所工作人员在展示锦旗。
面向未来,这支“开路先锋”队伍将继续构建“全天候、立体化”应急体系,深化党建与公路养护的深度融合,以更坚韧的担当、更专业的素养,当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在百里风雪线上续写边疆公路事业的新传奇。
【相关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